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病历讨论 > 【病例讨论】先天性**斜隔1例

【病例讨论】先天性**斜隔1例

2012-05-24 14:43 阅读:1153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一般情况: 患者,15岁,学生, 主诉: B超发现盆腔包块二天。 病史: 患者因末次月经2007-02-05,量多,有血块,于02-10在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当地医院予抗炎止血对病治疗,**流血停止。要求手术治疗转入我院。整个病程中,无腹痛、无发

    一般情况:患者,15岁,学生,

    主诉:B超发现“盆腔包块”二天。

    病史:患者因末次月经2007-02-05,量多,有血块,于02-10在当地医院就诊,B超检查发现“盆腔包块”。当地医院予抗炎止血对病治疗,阴道流血停止。要求手术治疗转入我院。整个病程中,无腹痛、无发热,饮食睡眠佳,大小便正常,阴道无异常排液。既往月经史:14岁5-6/30日,量中,无痛经。

    入院检查:T36.50C,P98次/分,R20次/分,BP100/70mmg,体重41KG,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全身浅表淋巴不肿大,心肺听诊无异常。腹平软,肝脾肋下未触及。妇科检查:外阴,未婚式,发育正常,处女膜未闭锁。肛诊:宫颈可触及,子宫正常大小,质中,活动好,无压痛。右侧附件可触及一直径约8cm囊性包块,张力较大,无压痛,左侧附件未触及异常。B超检查示子宫右后方见93mm×33mm×56mm梭形无回声区,内见点样絮状物,提示盆腔囊性包块(输卵管积水?)。

    诊疗经过:入院后完善各项术前检查,无手术禁忌症,征求其父母意见于02-12下午在全麻下行腹腔镜探查术。术中见腹膜光、腹腔内无渗液,子宫为双子宫,左侧子宫正常大小,右侧宫体正常大小,右侧子宫下段一囊性包块,直径约8cm,表面光滑,向右侧的阔韧带内生长,两侧附件未见异常。考虑有“生殖道畸形”的可能性,征求其父母意见后立即行阴道检查,见左侧宫颈正常,右侧阴道斜隔、无孔。遂切开阴道斜隔未见陈旧性血液流出,进一步探查,见右侧宫颈闭锁,切开宫颈,方见陈旧性血液流出,残端缝合止血。术后右侧宫颈口及隔后腔放置凡士林纱布条引流。

    讨论

    1.先天性阴道斜隔的发生及特征
    先天性阴道斜隔病因不明,可能是副中肾管向下延伸未到达泌尿生殖窦而形成一个盲端。是阴道内隔膜自宫颈一侧斜行,下端附着于一侧阴道壁,使该则阴道下端呈闭锁状态的一种先天性发育畸形。1922年parslow首次报道。1985年卞美璐等正式将其命名为先天性阴道斜隔,并指出其临床特征为:双子宫,双宫颈,隔膜起源于两宫颈之间,斜行附着一侧阴道壁,阻挡该侧宫颈的通路,而且多伴有同侧肾脏畸形,缺如或无功能。

    2.先天性阴道斜隔的临床分型
    根据畸形的特点,临床上可分为3型:
    Ⅰ型:斜隔上无孔,使隔后子宫与外界及对侧子宫完全隔开。青春期后月经来潮而使子宫及斜隔腔内积血。表现为平时月经周期性下腹痛及阴道侧壁囊性包块。
    Ⅱ型:斜隔上有小孔,隔后子宫与对侧隔绝,但阴道分泌物或经血可引流,或因引流不畅而发生感染、积脓或发热就诊。
    Ⅲ型:斜隔无孔,而两子宫间或两宫颈间有通道。经血虽从对侧阴道排出,但因斜隔内分泌物、经血常因淤积引流不畅而发生肿块及(或)感染积脓。

    3.误诊原因分析
    因先天性阴道斜隔是一种少见的女性生殖器先天性发育畸形。先天性阴道斜隔临床表现多样性,诊断较为困难,容易发生误诊、漏诊。本例先天性阴道斜隔为Ⅰ型先天性阴道斜隔,误诊为盆腔包块,原因有三:
    1)本例先天性阴道斜隔临床表现无特征,Ⅰ型先天性阴道斜隔患者往往因严重痛经而进行诊治,但本例患者无痛经及周期性下腹痛。
    2)先天性阴道斜隔患者,因经血聚积在隔后腔,妇科检查为一例穹窿或阴道壁有囊肿,B超检查一般为子宫下方包块,因本例合并宫颈闭馈,经血无法流至隔后腔,故形成的囊肿位置较高,误诊为盆腔包块。
    3)术前妇科检查不够细致,对此病认识不足。

    4.先天性阴道斜隔治疗及体会
    先天性阴道斜隔诊断明确后,手术切除斜隔解除生殖道梗阻是唯一有效的办法,切除后冲洗隔后腔,因本例先天性阴道斜隔患者合并宫颈闭锁遂行右侧宫颈切开术,边缘可吸收线缝合,术后用凡士林纱布条引流。患者术后一月复诊,探查右侧宫颈可容一指尖且通畅,至于生育能力,有待以后进一步随访。笔者认可唯一欠缺的是术后应行泌尿系统B超检查,了解有无泌尿系统畸形。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