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

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

2012-05-24 13:27 阅读:2021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先天性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其治疗方法屡见争论。我院自1997年至2006年采用泪道探通、冲洗及手术治疗46例52眼,效果满意,现将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52眼,单眼38例,双眼7例;男24例,女23例,就

    先天性泪囊炎是婴幼儿常见的眼病,其治疗方法屡见争论。我院自1997年至2006年采用泪道探通、冲洗及手术治疗46例52眼,效果满意,现将先天性泪囊炎的治疗经验总结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46例52眼,单眼38例,双眼7例;男24例,女23例,就诊年龄最小10d,最大13岁,其中3个月16例;4个月~6个月14例;7个月~12个月11例;2岁~13岁5例。眼部检查,所有患儿均有流泪病史,挤压泪囊区有黏液或粘脓性分泌物自泪小点溢出,冲洗泪道不通畅,伴有脓性分泌物返流。

    1.2 方法
    1.2.1 加压冲洗法
    取仰卧位,固定头部,将冲洗针头插入下泪管内,同时压住上泪小管,然后用力推入药液,目的使药液冲破阻塞的先天性残膜而使泪道通畅。
    1.2.2 泪道探通法
    取仰卧位,0.5%地卡因表麻,固定头部,用0.8mm泪道探针自下泪小点探通泪道,探针进入鼻泪管下端遇有一定阻力,此时轻轻加压即可探通,一般进入深度为2.5cm~3cm即可,操作过程中动作应轻柔,防止损伤泪小点及泪道。
    1.2.3 鼻腔泪囊吻合术
    适用于鼻泪管下端为骨性阻塞,大泪囊,患儿年龄较大,应采用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
    1.2.4 开放式全泪道环型置管术
    适用于小泪囊和上下泪道阻塞患儿,方法同传统鼻腔泪囊吻合术,充分暴露泪囊,纵形切开泪囊,翻开前唇可见泪总管开口,扩张泪小点,用5号泪道探针(头部有一小孔,小孔内穿20cm的0~1黑丝线)自下泪小点插入泪囊,如遇阻力可缓缓用力,将阻塞部捅开至泪囊夹持黑线,抽出探针,用黑线引导1mm空心塑料管从泪囊切口引出,上泪小管亦采用同样方法从泪囊切口引出,探针从泪囊创口插入鼻泪管并扩张鼻泪管,随之将塑料管的两端分别插入鼻泪管至鼻腔,从下鼻道勾出塑料管,固定于鼻前庭内,3个月~6个月拔管。

    1.3 疗效判断

    治愈:泪溢消失,泪道冲洗通畅。有效:有时出现泪溢,但无脓性分泌物,冲洗泪道通畅。无效:泪溢程度同术前,有脓性分泌物,泪道冲洗不通畅。

    2.结果

    经过1a~5a随访,治愈42例48眼,占91.66%。其中38眼采用泪道探通治愈,占72.54%,5眼统加压冲洗法治愈,占9.55%,4眼经过鼻腔吻合术治愈,占7.64%,1眼采用开放式全泪道环形置管术(小泪囊)治愈,占1.95%;有效2例2眼,占4.17%;无效2例2眼,占4.17%,总有效率为95.83%。

    3.讨论

    先天性泪囊多为鼻泪管闭锁,主要由于泪道分化在管道化过程中的发育缺陷。足月婴儿约有6%的鼻泪道未完全通畅。阻塞处最多在鼻泪管的下口,多半是上皮残屑堵塞,有时因管道化不全面发生皱摺,瓣膜或黏膜憩室等所致,少数可因骨道不通或鼻骨畸形造成阻塞。

    长期以来,对于先天性鼻泪管阻塞的治疗方法与治疗时间均有争论,有的认为鼻泪管阻塞通常在出生1岁可自行消失,因而早期可行保守治疗。但是近年来,不少学者主张尽早治疗此病,以防病程拖延而增加治疗困难,笔者同意这种观点。先天性泪囊炎治疗时间,国内多数学者认为婴儿出生后6个月内泪道仍处于发育阶段,应采用保守治疗,如滴抗生素眼药、泪囊压迫按摩等。

    先天性鼻泪管阻塞治疗应以恢复泪道的生理功能无目的,多采用泪道探通法。我们体会此方法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损伤轻、痛苦小、器械简单、经济、操作技术易掌握。本文应用此方法治愈率达91.66%。必须注意,冲洗压较大,冲洗液不宜过多,以免导致吸入性肺炎等并发症。探通后用抗生素及激素冲洗泪道,点眼,它可减轻泪道瘢痕及炎症。点眼时应指导患儿家长按压泪囊后点眼,保证药物进入泪道内,达到治疗目的。如鼻泪管下端为骨性狭窄或小泪囊时可采用鼻腔泪囊吻合术或开放式全泪道环行道管术。本文有5例患者行鼻腔泪囊吻合术,随访观察5a,鼻无畸形,泪道冲洗通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