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病历讨论 > 罕见蜡油样骨病一例

罕见蜡油样骨病一例

2012-04-24 14:18 阅读:5555 来源:解放军一五五中心医院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蜡油样骨病又称单肢型骨硬化、流动性骨质硬化症、蜡泪样骨病等。蜡油样骨病最早由Leri和Joanny于1922年报告并命名,故又称Leri病,病因至今不明,国内外均罕见。通常认为该病是一种非遗传性发育异常性疾病。蜡油样骨病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下肢较上肢多见,

    蜡油样骨病又称单肢型骨硬化、流动性骨质硬化症、蜡泪样骨病等。蜡油样骨病最早由Leri和Joanny于1922年报告并命名,故又称Leri病,病因至今不明,国内外均罕见。通常认为该病是一种非遗传性发育异常性疾病。蜡油样骨病好发于四肢长管状骨,下肢较上肢多见,多侵犯单一肢体的一骨或数骨,短骨或扁平骨少见。解放军一五五中心医院骨科的郑凯、宋涛医生发表了1例36年蜡油样骨病的病例报告。
 

1975 年X线片示右股骨远端及右胫骨近端内侧骨质增生(左)
                1983 年X线片示骨骺逐渐愈合,病情进展对骨质生长发育影响较小(中)
                                  2011 年患膝 X 线片示近期骨质增生缓慢(右)

    患者,女,43岁。

    主诉:右下肢肿胀,活动受限30余年。

    查体:发育良好,头、颈、胸、腹、脊柱未见明显异常,右小腿中下段可见皮肤红斑,患肢肿胀并累及膝关节,右下肢较健侧长约5cm。右髋关节、膝关节内侧均可触及骨性肿块;髋关节活动度为0°-20°,膝关节活动度为10°-40°。右下肢皮温正常,无明显触痛及压痛,右踝及右足无异常。

    实验室检查:提示患者不存在明显的肝功能异常,碱性磷酸酶、C反应蛋白及红细胞沉降率等指标于疾病进程过程中均无明显异常变化。

    患者1975至2011年X线片表现示:患者最早病变发生于右股骨远端及胫骨近端,病变骨质偏向一侧且能够跨越骨骺,病变骨质自右髋至右胫骨上段内侧方呈不规则长条状致密影,部分向髓腔内生长,边界清楚,边缘毛糙如溶蜡样改变;膝关节及髋关节部位出现病变骨质堆积,这提示患肢关节部位的病变骨质堆积与病变始发部位无关。现患者出现右下肢淋巴回流障碍,可能发生了淋巴管畸形;右小腿出现了皮肤红斑,这可能是该病发展至一定程度所发生的伴随症状。

    蜡油样骨病因临床罕见,暂无统一的诊疗标准,通常需与骨肿瘤等疾病鉴别诊断。蜡油样骨病的诊断主要依据影像学检查,X线表现常具有特征性,常见偏侧性骨质过度增生,且增生的骨质与正常骨质分界清楚,增生的骨质跨越关节,但不影响关节软骨面;当X线片表现不典型时可借助于CT及MR检查。蜡油样骨病临床诊断明确后可行对症治疗,如红外线理疗、非甾体类药物镇痛等;如患者出现明显的肢体不等长、畸形、关节强直,可行骨科矫形手术。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