钩端螺旋体属密螺旋体科,菌体的一端或两端弯曲呈钩状,沿中轴旋转运动。在普通显微镜下难以看到,需要暗视野显微镜观察;亦可用银染色法检查,菌体呈深褐或黑色。对营养要求不高,在含有兔血清、血红蛋白或蛋白胨的培养基中生长良好。对热、酸、干燥和一般消毒剂均敏感。世界各地均有此病,我国已发现有25个省、区有钩端螺旋体病人或带菌动物,以广东及四川比较严重。鼠和猪是两个重要的带菌宿主。病人在发病和恢复期尿中都有排菌,也可称为宿主。传染途径主要是人接触污染有钩端螺旋体的疫水,接触时间长,次数多,发病机会亦多。病原体通过皮肤、粘膜或伤口进入人体。流行季节为秋季,8~9月份为高峰。钩端螺旋体侵入人体后,在血液中生长繁殖,机体产生抗体,然后被吞噬细胞吞噬。其致病性是大量繁殖的钩端旋体和其死亡后释放出的代谢产物,可使肝、肾、肺、脑等全身毛细血管发生出血、充血,水肿变性等病变。
(一)临床表现
潜伏期为10天左右。多数起病急骤。可分为急性期和恢复期。本病临床表现多样化,轻重送别悬殊。轻者如上感,重者可有出血性肺炎,黄疸,出血,尿闭和肝、肾功能衰竭,也可有脑膜脑炎型。
1.急性期
主要有发热、全身酸痛、结膜充血、腓肠肌疼痛、淋巴结肿大等。以腓肠肌痛较突出。除上述毒血症症状外,涉及各脏器均有其特殊的表现,如流感,肺大出血,黄疸,出血,肾功能衰竭和脑膜脑炎症状等。
2.恢复期
多数患者随热退后症状逐渐好转,少数患者在恢复期可再出现一些症状,再次发热,出现眼的葡萄膜炎、虹膜睫状体炎,和神经系统的闭塞性脑动脉炎(可累及颈内和大脑中动脉),出现偏瘫等,或有脑膜炎。这些并发症系变态反应性抑钩端螺旋体病的复发尚有争议。
(二)实验室检查
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也增多,血小板减少,轻度贫血,部分病人出血,凝血时间延长。尿常规有蛋白质和管型,肾损害重时尿蛋白明显增多,镜检有红白细胞。尿胆红素阳性,SGPT升高,血胆红质亦增高,尿素氮增高明显。脑脊液白细胞增多,以单核为主,蛋白增加,糖、氯化物正常。患者的血和尿培养可发现病原体,可用补体结合试验、间接血凝试验和乳胶抗原凝集试验,检查钩端螺旋体抗体,有助诊断,亦可用乳胶抗原凝集抑制试验检测尿及脑脊液中的抗原。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