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精神科医学进展 > JAMA Psych:“抑郁程度决定治疗方式”遭质疑

JAMA Psych:“抑郁程度决定治疗方式”遭质疑

2015-09-24 22:08 阅读:2876 来源:医脉通 作者:林* 责任编辑:林夕
[导读] 针对严重抑郁患者,当前指南推荐使用药物治疗而非心理治疗。

    针对严重抑郁患者,当前指南推荐使用药物治疗而非心理治疗。然而,在探讨抗抑郁治疗转归的调节因素,包括基线抑郁严重度时,随机对照研究及传统的meta分析往往存在显著缺陷。

    一项9月23日在线发表于《美国医学会杂志·精神病学》的meta分析中,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等机构的研究者探讨了基线严重程度对抗抑郁药(ADM)及CBT治疗转归的影响。结果显示,这一因素似乎并不参与调节两种治疗方式在HAM-D及BDI得分,以及应答和缓解率方面的差异;换言之,仅仅根据患者的基线抑郁严重度选择治疗方式的证据并不充分。

    研究者系统检索了PubMed, PsycINFO, EMBASE及Cochrane对照研究注册处自1966年至2014年1月1日之间,所有比较CBT及ADM针对抑郁障碍患者疗效的临床对照研究。研究者从初步检索所得到的14,902篇摘要中纳入了其中24项研究,其中16项研究的作者提供了研究的原始数据,其他遗失数据则使用多重填补法(MI)进行了填充。研究者使用经校正的混合效应模型探讨了基线抑郁严重度对不同治疗方式转归的影响。研究所使用的转归评估工具为17条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Beck抑郁自评量表(BDI)。

    结果显示:

    ★ HAM-D得分提示,ADM的抗抑郁效应显著强于CBT(β=?0.88; P?=?.0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DI得分则提示,ADM呈现出优于CBT的趋势(β=?1.14; P?=?.08);★ 然而,两种治疗方式下患者的治疗应答([OR] 1.24; P?=?.12)及缓解率(OR, 1.18; P?=?.22)并无显著差异;★ 混合效应模型显示,使用HAM-D作为转归评估工具时,抑郁基线严重度不参与调节CBT和ADM治疗下抑郁症状改善的差异;若使用BDI,结果与之类似;★ 基线抑郁严重度同样与两种治疗方式下的应答(OR, 0.99; P?=?.77)及缓解(OR, 1.00; P?=?.93)情况差异无关。

    研究者指出,本项研究存在一定局限之处,如无法外推至CBT之外的其他心理治疗手段,特定抗抑郁药,以及住院患者。然而,本项meta分析仍是目前首项具有足够效力的探讨基线抑郁严重度对两种活性抗抑郁治疗手段转归影响的研究。尽管相比于CBT,药物治疗似乎具有一定的优势,但并无证据显示这一差异与基线抑郁严重度相关。因此,仅仅基于基线抑郁严重度推荐ADM优于CBT,相关证据仍显不足。人们仍需进一步开展研究,以探讨其他可能导致ADM与CBT疗效差异的人口学或临床特征因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