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项研究表明非自愿住院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临床特征方面存在性别差异,进而在临床工作中需要不同的管理方法。该研究发表于最近一期的《生物医学中心·精神病学》。
本项研究由捷克Charles大学的AlexanderNawka及其同事所开展,共招募了291名男性受试者及231名女性受试者。这些患者分布于欧洲12个国家的13所医院,根据当地条例被强制收入院。
研究发现,女性患者表现出攻击性的比例高于男性患者,分别为79.6%和71.7%,但男性患者出现严重攻击行为的比例更高,如言语挑衅及针对财产的破坏行为。
研究团队指出,就修改版外显行为攻击量表(MOAS)平均分来看,男女患者并没有显著性差异,但将量表条目细分时,则可发现端倪:在相对较轻的攻击行为(MOAS1–7)方面,女性较男性常见,分别为50.2%和40.2%,而较为严重的攻击行为(MOAS≥8)则相反,男性多于女性,分别为29.0%和28.5%。
在社会功能方面,研究者使用了功能大体评价量表(GAF)。结果显示,被强制收入院的女性患者的社会功能显著劣于男性患者,GAF得分分别为26.2和30.5。研究者认为,这一趋势与平时所见到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况相反。
尽管与男性患者相比,女性患者存在攻击行为的比例更高,社会功能也更差,但对女性患者的管理措施往往相对宽松。女性被强制服药的比例较男性高,分别为87.9%和74.9%,但被约束的比例较低,分别为45.5%和66.3%,被隔离的比例同样较低,分别为2.6%和17.2%。
研究第一作者Nawka指出,出现相同攻击行为时男性所造成的威胁更大,这或许是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
但他们同时指出,男性及女性患者所致工作人员受伤的可能性相当,提示对风险的评估不应在性别的基础上被忽略。“本项研究发现对医院工作人员具有一定的启发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