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肝病科医学进展 >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2)

乙型肝炎母婴阻断技术(2)

2011-02-23 08:34 阅读:3752 来源:爱爱医 作者:i*m 责任编辑:iam
[导读] 我国为乙型肝炎病毒感染高发区,HBV母婴传播是病毒慢性携带的主要原因之一。 自从采取新生儿注射乙肝疫苗和高效价乙肝免疫球蛋白联合免疫以来,婴儿感染率已明显下降,但仍然有10%婴儿阻断失败。 研究表明:联合免疫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宫内感染,而发生

    (第二届阻断HBV母婴传播和临床应用学术会)

    宫内传播的影响因素:

    1.母血中HBV-DNA含量

    2.HBV基因型

    3.遗传因素

    4.其他因素

    宫内感染发生的时间:

    宫内感染发生率为2-15%,主要发生在妊娠第三期。

    妊娠第一期:0-12w

    妊娠第二期:13-28w

    妊娠第三期:29-40w

    孕期HBIG应用:

    1.孕晚期28w 32w  36w 分别给孕妇肌注HBIG 200-400u

    2.HBIG系高效免疫球蛋白的制剂,属于被动免疫,其中的抗HBs抗体可与HBsAg同时结合激活补体系统,增强体液免疫,消除HBV,降低母血中的病毒含量,可防止和减少正常细胞的感染,也可能减少HBV在母体的**.

    3.孕期多次注射HBIG,抗HBs经胎盘输给胎儿,使其在宫内及获得被动免疫保护,预防了HBV的宫内感染。HBIG的对乙肝孕妇宫内感染的控制和预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4.但是近年循证医学资料的研究已经证明,肌注HBIG不能降低孕妇血液中病毒的含量,也不能降低母婴传播的风险,目前国内大多数学者已不主张应用。

    孕期核苷类抗病毒药物的应用:

    抗病毒治疗可有效抑制HBV**

    抗病毒药物安全性分类:

    1.拉米夫定、替比夫定、恩曲他滨、替诺福韦被归入B类。

    如果应用这些药物给母亲和胎儿带来的受益超过风险,则可以应用。

    2.恩替卡韦、阿德福韦在动物实验中证实有胚胎和胎儿毒性,归入C类。

    3.普通干扰素和聚乙二醇干扰素由于具有抗增殖作用在妊娠期间应禁忌应用。

    WHO推荐的HIV母婴阻断方案:

    2009年11月30日WHO发布了HIV感染的妊娠期妇女抗病毒和HBV母婴阻断建议,其中拉米夫定是妊娠期推荐药物之一。

    拉米夫定:目前已有多项研究表明,妊娠期应用拉米夫定是安全的;能有效预防胎儿宫内HBV感染,减少乙肝疫苗免疫的失败率,提高母婴传播阻断率。

    替比夫定:

    1.属于妊娠期安全程度的B类药物,其优势在于, 抗病毒作用比拉米夫定快而强;第一年的抗病耐药率低。

    2.在妊娠期有可能更快地达到病毒**的目的,降低病毒载量,减少母婴传播阻断的失败率。

    (资料来自首届助产会议上)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