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棘白霉素类作用机制

棘白霉素类作用机制

2012-02-23 10:05 阅读:8679 来源:爱爱医 作者:丁* 责任编辑:丁磊
[导读] 棘白霉素类(echinocandins)是21世纪初开发的新型药物,具有全新的作用机理,抗真菌谱较广,对念珠菌属以及曲霉菌属均有效,无交叉耐药性,无因其本身作用机制而引发的明显不良反应,是迄今为止安全性最高的1种抗真菌药物,是目前用于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的

    棘白霉素类(echinocandins)是21世纪初开发的新型药物,具有全新的作用机理,抗真菌谱较广,对念珠菌属以及曲霉菌属均有效,无交叉耐药性,无因其本身作用机制而引发的明显不良反应,是迄今为止安全性最高的1种抗真菌药物,是目前用于治疗全身性真菌感染的新型药物。

    作用机制

    棘白霉素类的抗真菌药物作用机制不同于多烯类和唑类,其靶点为细胞壁,能抑制细胞壁中1,3-β-D-葡聚糖的合成。l,3-β-D-葡聚糖是细胞壁的重要组成成分,在1,3-β-D-葡聚糖合成酶作用下由尿苷二磷酸(UDP)-葡聚糖聚合而成,具有保护细胞壁结构完整功能,使药物不易进入真菌细胞内部。棘白霉素类抗真菌药物能抑制1,3-β-D-葡聚糖合成酶的活性,阻止1,3-β-D-葡聚糖的合成,破坏真菌细胞壁的完整结构,使细胞渗透压失衡,最终导致真菌细胞溶解死亡。而哺乳动物细胞无细胞壁,缺乏1,3-β-D-葡聚糖的合成酶。因此,发展以真菌细胞壁为靶点的药物可以降低药物对人类机体的不良反应,而且该类药物对真菌细胞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现有的其他抗真菌药物之间不易存在交叉耐药性。

    棘白霉素类药物对念珠菌为杀菌剂,对于曲霉 菌属于抑菌剂。尽管大部分曲霉菌的真菌细胞壁 中的葡聚糖是l,3-β-D>葡聚糖,但大量的实验证实 棘白霉素类药物虽抑制却不能杀死曲霉菌属。对念珠菌和曲霉菌的敏感性试验至今尚在研究中。 Pfaller在2008年和2009年报道了该3种棘白霉 素类药物对5 346株临床分离侵袭性念珠菌和 526株临床分离曲霉菌的抗菌活性。结果表明该3 种棘白霉素类药物抗真菌活性都很强。对侵袭性念 珠菌的 MIC:阿尼芬净(MIC50 0.06 μg/mL,MIC90  2 μg/ mL)、卡泊芬净(MIC50 0.03 μg/mL, MIC90 0.25 ^ig/ mL)、米卡芬净(MIC5。0.015 μg/mL, MICw 1 ^g/ mL)。3种棘白菌素类药物在小于或等于2 μg/mL, 即可抑制99%的侵袭性念珠菌,对曲霉菌的最低有 效浓度(minimum effective concentration, MEC):阿尼芬净(MEC5。007 μg/mL,MEC90 0.015 μg/mL)、卡 泊芬净(MEC5。0.015 μg/mL,MEC900.03 |ag/mL)、米 卡芬净(MEC50 0.007 μg/mL,MECm 0.015 (ig/ mL)。3种棘白菌素类药物在小于或等于0.06 μg/ mL,即可抑制99%的曲霉菌。

    卡泊芬净、米卡芬净和阿尼芬净的作用相似,可作为念珠菌血症和侵入性念珠菌病的一线用 药。目前推荐卡泊芬净作为粒细胞减少伴持续高 热者经验性抗真菌治疗的一线用药,同时卡泊芬净 已经被批准用于其他抗真菌药物治疗失败时的补 救药物,作为侵袭性肺曲霉病的二线用药。鉴于 现有抗真菌药对曲霉菌疗效不佳,因此联合用药较 受重视,尽管还缺乏一系列的临床试验证明,棘白 霉素类药物由于其独特的作用机制备受关注,也成 为能够和唑类、多烯类联合用药的最佳选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