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精神科医学进展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畸待验证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畸待验证

2014-04-23 21:43 阅读:1841 来源:爱思唯尔 责任编辑:龙斯薇
[导读]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又称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其发展见于近20年,其在药理学上特点有:(1)与D2受体的亲和力相对较低,而与其他神经受体的亲和力相对较高。决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的药理学特征是阻断D2/5-羟色胺2亚型(5-HT2)受体比例的大小,低比例是其特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又称为第二代抗精神病药,其发展见于近20年,其在药理学上特点有:(1)与D2受体的亲和力相对较低,而与其他神经受体的亲和力相对较高。决定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作用的药理学特征是阻断D2/5-羟色胺2α亚型(5-HT2α)受体比例的大小,低比例是其特征;(2)此外,第二代的作用还具有一定程度的解剖学区域性,能改变边缘系统和额叶皮质的神经化学活动,而对纹状体的作用非常小。长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会产生不良反应,但是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致畸待验证这一个结论还要待验证。

    芝加哥——麻省总医院女性精神卫生中心临床主任Marlene P. Freeman博士及其同事已开始进行一项追踪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妊娠患者数据的全国注册研究。Freeman博士在精神病学新进展2014会议上呼吁临床医师提供相关数据:“我们不仅需要正在服用这类药物的患者数据,也欢迎提供不服用这类药物的妊娠患者数据,以扩大对照组的规模。”

    Marlene P. Freeman博士

    “我们的注册研究非常细致,是前瞻性的。”Freeman博士在会上发言指出:“这一切都是通过电话完成的,包括在妊娠期间的2次电话随访和产后1次电话随访。”基于在2013年6月之前收集的数据,研究者在去年举行的一场致畸性会议上报告称:“关于什么药物与什么结局有关或者对照者是谁,现有的研究结果并不模糊。”但是,目前我们看到的趋势是,使用抗精神病药物并不像使用丙戊酸那么差。丙戊酸这种抗惊厥药物最终被证明具有致畸性。“到目前为止,注册数据显示的畸形率与一般人群持平或更低”.不过,该研究尚未得出决定性结果。

    这项从2011年启动的注册研究迄今已招募了超过400例患者。该研究试图建立一个有关致畸性与妊娠期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权威数据库。据Freeman博士介绍,最近公布的一项德国研究显示,在孕早期暴露于第一代抗精神病药物和第二代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新生儿在主要畸形发生率方面无显著差异(J. Clin. Psychopharm. 2013;33:453-62)。然而,暴露于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者的主要畸形发生率略超过对照组的2倍。但Freeman博士同时还引述了一项前瞻性加拿大研究,该研究未发现服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母亲和对照者的子女在先天畸形方面有显著差异(BMJ Open 2013;3:e003062 [doi:10.1136/bmjopen-2013-003062])。

    Freeman博士指出,获得明确的大量数据至关重要,因为妊娠期间使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情况正日益多见。去年发表的一项研究显示,2001年至2007年,从产前60天至分娩当天曾接受药物处方的女性共发生了585,615次分娩,其中0.72%的产妇接受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处方,0.09%接受了经典抗精神病药物处方(Arch. WomensMent. Health 2013;16:149-57)。在研究期间,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处方量增加了1.5倍。抑郁症是最常见的精神卫生诊断(63%),其次是双相情感障碍(43%)和精神分裂症(13%)。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