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铁性贫血-中***院血液科聂大年 内容预览:
(点击下图可对专家课件进行全文预览)
缺铁性贫血-中***院血液科聂大年 内容简介:
缺铁性贫血
IRONDEFFICIENCYANEMIA
中***院血液科聂大年
定义
缺铁性贫血是体内贮存铁(包括骨髓、肝、脾及其他组织内)消耗殆尽,使血红素合成量减少而形成的一种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
体内缺铁的发展过程
体内贮存铁耗尽(irondepletion,ID)
缺铁性红细胞生成(irondefficienterythropoiesis,IDE)
缺铁性贫血(IDA)
上述三个阶段总称铁缺乏症
流行病学
铁缺乏症是最常见的营养缺乏症:全球5—10亿
IDA是临床最常见的一种贫血
发展中国家发病率高
婴幼儿、妊娠妇女发病率高
铁的代谢
铁的分布
铁总量:男性50mg/kg,女性35mg/kg
功能铁70%
血红蛋白铁
肌红蛋白铁
与转铁蛋白、乳铁蛋白结合
含铁酶类
储存铁(铁蛋白、含铁血黄素)30%
铁的来源
人体每天需要铁:20—25mg
铁的来源有两个:
内源---红细胞衰老、破坏,每天供再利用铁21mg
外源—每天从食物中摄取铁1—1.5mg(孕妇、哺乳期妇女2—4mg)
动物食品:吸收率20%
植物食品:吸收率1-7%
高铁食品:瘦肉、蛋类、动物肝、豆类、
海带、木耳、香菇、发菜。
低铁食品:奶类。
抑制铁吸收的食物:茶、菠菜、咖啡、蛋类、植物纤维素
铁的吸收和运输
◆食物中的铁(Fe3+)经胃酸还原成Fe2+
◆Fe2+在十二指肠、空肠上段吸收
◆Fe2+被铜蓝蛋白氧化成Fe3+
◆Fe3+在循环中与转铁蛋白结合(血清铁)
a运送到骨髓、网状内皮系统贮存(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b与幼红细胞膜上的转铁蛋白受体结合,铁进入幼红细胞内
◆幼红细胞线粒体内Fe3+还原成Fe2+
Fe2+原卟啉血红素珠蛋白血红蛋白
铁的贮存
贮存部位肝、脾、骨髓等器官的单
核-吞噬细胞系统
贮存形式铁蛋白,含铁血黄素
近代研究证实,乳酸林格氏液作为平衡液输入可激活PMN,使机体产生炎症反应,...[详细]
急性中毒发病急骤、病情变化迅速、发展快。群体中毒,伤害人群多。具有关部门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