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临床神经生理学会指南》内容预览
随着数字化系统越来越广泛地应用和相对便宜的价格,将脑电图资料长期保存在磁盘和光碟上已经成为可能。其优点很多,它能够减少多年来原始纸质脑电图的储存空间;它也能够在原始记录完成后,允许使用不同的导联连接方式、滤波、敏感度、走纸速度对选定部分的脑电图进行回顾;最后,它还可以对实际数据进行更进一步的数字化处理。
这一指南仅讨论了数字化临床脑电图记录的最低标准。数据记录结构和格式的标准化,便于在不同实验室中的自由交流和相互兼容,见美国临床神经生理学会的文件———不同计算机系统中数字化神经生理学数据交换的专业标准。电子记录信息应包括患者的姓名、出生日期、检查日期、患者和实验室的相关身份编号。此外,所有脑电图首页常规信息都应与脑电图信号一起采用电子化记录,医生阅图后的报告也能与脑电图信号同时储存。
记录后应允许对错误或遗漏的患者信息进行更正。应以传统的方式在开始和结束时记录校准信号,在记录的开始时还应进行生物信号的校准。与脑电图数据同时记录的信息还应包括记录的时间和其他一些有助于在存储中查找事件的相关信息,记录还应包括技术员的所有注解,正如这些注解曾被标记在常规纸质脑电图上。即便在EEG记录结束后技师也应可以输入事件代码和注解。
事件代码可以用来代表一些普通事件,如睁眼、闭眼、过度换气的开始和结束、闪光刺激的频率、患者觉醒、困倦和睡眠状态的标志。在记录媒介上应能键入自由文本的注解,并且与脑电图数据一起存储。此外,应该可以提供自动的记录信息,如滤波的设置、增益、导联连接方式的选择、记录开始时的放大器控制的设置,记录中发生的任何变化都应与数据一起被记录。在数字存储器上EEG数据采集的最小采样率至少应为高频滤波的3倍。
如100样本/秒相对于35Hz的高频滤波和200样本/秒相对于70Hz的高频滤波,采样率越高越好,必须要有足够的采样率以避免波形失真。每个数字化样本的分辨率至少应为11 比特。由于记录脑电图的最低电压为0.5μV,在没有剪切时记录电位可高达正负数毫伏,故12比特或更高比特的分辨率更好。例如使用0.5μV的分辨率和12比特的数模转换,最大的允许偏差为±1.023mV,这就是系统的变化范围。信道间串音应该<1%,如40dB或以下的更好。共模抑制比至少应为80dB,对于每一信道来说,共模抑制比越大越好。在0.5~100Hz范围的任一频率中,包括60Hz在内
点击下载完整版地址:《美国临床神经生理学会指南》
Health Protection Scotland (HPS) is a...[详细]
补充水电解质及热量,纠正酸碱平衡失调;对烦躁不安、痉挛者轮流使用各种镇静剂...[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