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诊疗常规(2)
2011-02-22 11:51
阅读:5275
来源:爱爱医
作者:i*m
责任编辑:iam
[导读] 定义 肺癌又称支气管肺癌,起源于支气管粘膜是肺部最常见的原发性恶性肿瘤。 诊断 (一)病史 1.早期症状:早期多无症状,高年患者出现**性咳嗽(干咳),痰中带血或伴胸痛、反复同一部位的肺炎,应高度怀疑肺癌。 2.肺外症状:部分病人合并肺性骨关节病(
(二)放射治疗
1.术前放疗,用于下列情况:
(1)非小细胞肺癌如术前估计瘤体较大手术难以切除,可作术前放疗,手术宜在放疗后进行。
(2)肺上沟瘤侵犯胸壁。
(3)有N1、N2的小细胞肺癌虽然经化疗有效,但估计范围较大手术有困难,应加术前放疗。
2.术后放疗,用于下列情况:
(1)手术标本支气管残端有癌细胞,术后应尽早作放疗。
(2)术中因病变侵犯广泛或淋巴结转移而未能全部清除,估计有残留病灶,应局部置金属标记以备术后放疗。
3.肺癌骨转移,锁骨上淋巴结转移者经放射治疗可抑制其发展及止痛作用。
(三)化学药物治疗
1.术前化疗,适合于下述情况:
已证实为小细胞癌的N1、N2患者,应术前化疗或加放疗,争取获得手术指征再考虑手术与否;对少数非小细胞癌范围虽广泛,进行化疗获得部分缓解后,也可再争取手术治疗。
2.术后化疗,适合于下述情况:
(1)小细胞肺癌手术后均应采用化疗。
(2)非小细胞肺癌的Ⅱ和Ⅲ期病人术后应作化疗。
(3)Ⅰ期非小细胞癌 (N0)的术后化疗尚在研究中,但为针对已在组织着床或存在于血管或淋巴道内的癌细胞,仍可考虑术后化疗,尤其是腺癌和癌细胞分化差者。
3.对不宜手术治疗的病人,可采用化疗。
4.一般选用2~3种作用不同周期的抗癌药物联用,间歇、短程治疗常用的药物有卡铂,顺铂,鬼臼乙叉甙,健择、诺维本、环磷酰胺、表阿霉素,长春新碱,氨甲蝶岭等药静脉注射。有脑转移时可加用环已亚硝脲;并发胸腔积液时,须待胸水排尽后选用卡铂 (或顺铂),丝裂霉素或环磷酰胺注入胸腔。化疗药物有一定毒性,能降低机体免疫机制,在治疗中病人无法耐受用药量应适当减少。
5.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药物,经股动脉插入支气管动脉导管,再插入分布于肺癌的支气管动脉,缓慢注入卡铂(或顺铂),5-氟脲嘧啶,丝裂霉素等药物,每二周一次,根据病情灌注2~4次,适用于:
(1)不适合手术及不能耐受手术的肺癌病人。
(2)较大的肿瘤,估计手术切除有困难,可先经支气管动脉灌注化疗后复查,再决定是否剖胸。
(四)胸腔热疗
针对伴有恶性胸水的晚期病人,可以达到减少或消灭胸水,杀灭部分癌细胞,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命的效果。
(五)激光治疗
静脉注射血卟啉衍生物后经纤维文气管镜检查,对准部位用激光进行照射,可使支气管腔内癌灶部分消失,可用于:
1.气管、支气管早期癌。
2.术前治疗,扩大手术适应征,缩小手术范围。
3.晚期癌的姑息治疗,使闭塞的支气管重新开放,改善呼吸功能。
4.高龄、心肺功能差不宜手木者。
(六)冷冻手术治疗
甩液氮冷冻肺癌病灶,使癌组织坏死,摘除后瘤床再行冷冻,以消除可能残留的癌细胞,主要适用于:
1.高龄、心肺功能差,不能耐受肺叶切除的周围型肺癌。
2.原发灶已控制的转移性肺癌。
3.剖胸探查不能切除的肺癌。
(七)免疫治疗
目前临床应用较多的是非特异免疫治疗,如OK432、干扰素,短小棒状杆菌,免疫核糖核酸转移因子,LAK细胞等,提高机体免疫功能。
(八)中医中药治疗
治疗原则是扶正法邪,可增加机体抗病能力,增强免疫功能,提高肺癌的疗效。
疗效标准
(一)治愈
1.根治性切除,病人恢复良好。
2.放疗后肿瘤消失或明显缩小3/4以上。
(二)好转
1.姑息性手术或单纯癌切除,症状好转者。
2.经放射或化疗等治疗肿块缩小,临床症状改善。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