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用狂犬病纯化疫苗为国内首创,是地鼠肾狂犬病疫苗的替代产品。该疫苗选用Vero细胞为细胞基质,可进行工业化生产,产量大,质量稳定,其安全性和效果均优于地鼠肾狂犬病疫苗。
【作用和用途】
本疫苗免疫接种后,可刺激机体产生抗狂犬病毒免疫力,用于预防狂犬病。
【组成与性状】
本品系用狂犬病固定毒(CTN一IV)适应株,接种于Vero细胞,培养后,收获病毒液,经浓缩、纯化、精制并加氢氧化铝佐剂制成;疫苗呈乳白色浑浊液体,久放形成可摇散的沉淀。
【规格】
本品每安瓿为1.0ml。每次人用剂量1.0ml至少含2.5IU,暴露前预防注射3剂为l疗程,暴露后治疗注射5剂为1疗程。
【质量标准】
依据《中国生物制品规程》2000年版标准生产和检定,符合质量要求。
【接种对象】
凡被狂犬或其他疯动物咬伤、抓伤时,不分年龄、性别均应立即处理局部伤口(用肥皂水反复冲洗后再用碘酊消毒数次),并及时按暴露后程序注射本疫苗;凡有接触狂犬病毒危险的人员的预防接种按暴露前程序接种。
【用法与用量】
暴露后注射程序:
一般咬伤者于0天(第l天,当天)、3天(第4天, 以下类推)、7天、14天,28天各注射本疫苗1剂,共5针,儿童用量相同。严重咬伤者(头、面、颈、手指、多部位3处咬伤者,咬伤皮肤或舔触粘膜者),应按上述方法注射本疫苗,于0天、3天注射加倍量疫苗,并于0天注射本疫苗的同时,用抗狂犬病血清(40IU/kg)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20IU/kg)浸润咬伤局部和肌内注射。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者,必须在全程疫苗注射完毕后再加强注射2~3剂疫苗,即在全程注射后第15天、75天或第10天、20天、90天加强。
本疫苗供上臂三角肌肌内注射。儿童应在大腿前侧区肌内注射。禁止臀部注射。
使用前将疫苗振摇成均匀悬液。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