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相障碍的治疗始终具有挑战性。最近10-15年间,针对双相障碍不同时相的治疗手段逐渐增多,相关临床指南及治疗流程的制定工作也得到了推进。然而,如何在不尽相同的指南中加以选择,并针对具体患者应用真正的推荐治疗手段,面向临床医师的指导仍很有限。另外,“专家观点”和“临床经验”是否应被视为“证据”,目前仍存在争议。
在这一背景下,美国佛罗里达医疗管理局联合药理学家、医疗政策专家、临床医师及双相障碍领域专家制定了《佛罗里达精神科药物治疗最佳实践指南:成人双相障碍》,旨在为一线医师提供针对双相障碍三个时相(急性抑郁、急性躁狂、维持期)药物治疗的循证学治疗指导。以下为针对指南关键内容的图表汇总。
推荐等级:
1A级:疗效明确,且无突出的安全性问题;此类药物已得到大规模随机安慰剂对照试验的重复验证;1B级:疗效明确,但存在突出的安全性问题;
2级:耐受性良好,但疗效证据有限(例如效应值较小的meta分析、规模较小的随机对照研究及较小的总体效应值);3级:若1-2级的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可考虑使用此类药物);此类药物疗效数据更为有限,和/或存在较多的耐受性限制;4级:若1-3级的药物无效或不能耐受(可考虑使用此类药物);此类药物并无足够证据支持其应用,包括无证据或研究结果混杂,而利益相关者希望将社区患者正在使用的治疗手段纳入指南。这一层次反映了临床实践,例如针对双相障碍患者使用抗抑郁药;此举并无明确的疗效及潜在危害证据,故本指南将其置于此分类下。
一、双相障碍急性抑郁:
二、双相障碍急性躁狂:
三、双相障碍维持治疗:
下列治疗的长期使用证据有限:双丙戊酸单药治疗、卡马西平(药物相互作用风险)、抗抑郁药、电休克治疗(不便/成本较高)
边缘型人格障碍(BPD)是一种破坏性很强的精神障碍。证据显示,精神科住院部...[详细]
PANSS-30、PANSS-14和PANSS-8 均不具有“可扩展性”;...[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