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和青少年Ⅱ型糖尿病
2011-01-20 16:32
阅读:4157
来源:搜狐超人在线博客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近些年,青少年糖尿病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主要缘于患病人群的年轻化和高发性,由于**少动的生活方式和肥胖患者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前期以及Ⅱ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儿童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为主的看法,也打破了Ⅱ
近来,医院住院的糖尿病患者中,青少年糖尿病的人数显著增多,而且,这些孩子大多是肥胖个体,很多患儿有糖尿病家族史。二三十年之前,儿童和青少年很少发生糖尿病,即使出现,也多是Ⅰ型糖尿病或者特殊类型的糖尿病。
近些年,青少年糖尿病受到全世界的广泛关注,这主要缘于患病人群的年轻化和高发性,由于**少动的生活方式和肥胖患者的增多,儿童及青少年糖尿病前期以及Ⅱ型糖尿病(T2DM)的发病率日益增高,从而改变了传统的儿童糖尿病以Ⅰ型糖尿病为主的看法,也打破了Ⅱ型糖尿病是成年发病型的陈旧观念。下面简介儿童及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的流行病学、诊断和治疗的特点及进展。
一、流行病学
由于大约有33.3%的患儿可以没有Ⅱ型糖尿病(DM)的症状,目前诊断出来的Ⅱ型糖尿病仅占部分病例,确切的患病率尚不得而知,而且,国内尚无儿童及青少年Ⅱ型DM的全国性流行病学统计资料。2007年完成的全国性调查,发现中国糖尿病的患病率已经达到9.7%,这个数据是基于18岁以上成人的资料。1991年天津市儿童医院的研究显示,儿童Ⅱ型DM占糖尿病患儿总数的2%,至今已高达8.8%,最小的T2DM仅仅6岁。据国外的统计资料来看:美国的Pima印第安人是世界上Ⅱ型糖尿病发病率最高的民族。有关报道显示,在1992-1996年间10-14岁年龄组的Ⅱ型糖尿病发病率为2.23%,15-19岁年龄组的发病率为5.09%。从1967-1976年至1987-1996年,青少年Pima印第安人糖尿病发病率上升了6倍。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土著美国人及非洲裔美国人中的上升也较明显,其中,女孩比男孩更易发生Ⅱ型糖尿病。美国Pima印第安人Ⅱ型糖尿病发病率女性和男性的比例为2:1、加拿大Ontario印第安人为6:1、加拿大Manitoba印第安人为4:1,且女孩比男孩的发病年龄早,这可能与性别差异所造成的女孩青春期胰岛素抵抗相对比较明显有关。在日本的学龄儿童中,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逐渐上升,通过检测血糖和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表明: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比1型糖尿病高6倍,且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最近20年内上升了30倍,在诊断的青少年糖尿病患者中,Ⅱ型糖尿病占80%,这与日本的饮食变化和肥胖患者增多密切相关。
二、筛查
由于Ⅱ型糖尿病可能会有较长的无症状期,而早期诊断对于识别诸如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常见合并症以及启动糖尿病治疗是迫切需要的,在胰岛B细胞出现永久性损伤之前,Ⅱ型糖尿病是一个可逆的过程,因此,目前美国糖尿病协会推荐,对于超重儿童(BMI超出同龄同性别儿童的第85百分位数)且有2个或2个以上如下危险因素者应进行筛查:即一级或二级亲属有糖尿病家族史者,属高危种族者以及具有胰岛素抵抗的表型(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病,多囊卵巢综合症)者。筛查应在10岁(或青春期)开始,每2年查一次。筛查方法包括测定空腹血糖或餐后2小时血糖。
三、诊断
儿童及青少年发病的Ⅱ型糖尿病的诊断须结合其临床特征及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在排除儿童及青少年易发生的其它类型糖尿病后才可确诊。
1、临床特征
儿童及青少年Ⅱ型糖尿病的高危因素包括:①肥胖:Kitagwa等发现:日本自1974年以来,儿童Ⅱ型糖尿病发病率与动物脂肪和蛋白的摄入增加有关。肥胖尤其是向心性肥胖是儿童Ⅱ型糖尿病发病的重要因素,儿童期肥胖对葡萄糖代谢有不利的作用,肥胖儿童常伴高胰岛素血症,而且,腹内脂肪的量与高胰岛素血症和胰岛素敏感性降低有直接的关系。肥胖可造成外周靶组织细胞膜胰岛素受体数量减少,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下降,机体需要分泌更多的胰岛素,最后导致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②家族史:45%~80%患儿的父母至少有一个是糖尿病,74%~100%的患者在一级或二级亲属中有Ⅱ型糖尿病,甚至在患儿诊断糖尿病后,有的父母或其他亲属才被确诊为糖尿病。③青春期:青少年糖尿病确诊的平均年龄是13.5岁,这与青春期一过性胰岛素抵抗有关。研究证实,青春期胰岛素敏感性约降低30%,这与生长激素及性激素的作用有关。④种族差异:多见于非洲裔美国人及亚洲人,这缘于遗传易感特性不同。⑤性别:更多见于女性,这可能与性别差异所造成的女孩青春期胰岛素抵抗相对比较明显有关。⑥具有某些代谢综合症的特征:如高血压,脂质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黑棘皮病(AN),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等。其中,黑棘皮体征在Ⅱ型糖尿病中高达90%,多见于颈背(99%)、腋下(73%)、皮褶处(36%)或肘窝等,是存在胰岛素抵抗的典型体征。PCOS是以雄激素过多、不排卵为特征的生殖系统紊乱,具有PCOS的患者胰岛素敏感性降低50%。
Ⅱ型糖尿病发病缓慢,大约有1/3的患者可无任何症状,而是健康查体时通过尿液检查而确诊为糖尿病的。但是,也有部分患者表现为多尿,口渴,乏力,尿酮体阳性,甚至酮症酸中毒,此时较难与1型糖尿病区别,往往是在胰岛素治疗数月后,当胰岛素逐渐减量至停用而仍能维持生命时才考虑Ⅱ型糖尿病的存在。因此,发生酮症酸中毒并不能排除Ⅱ型糖尿病。Pinhas-Hamiel等发现,美国非洲裔Ⅱ型糖尿病患儿42%有酮症,28%有酮症酸中毒,而且大多合并肥胖、黑棘皮病等胰岛素抵抗的表现。
儿童及青少年Ⅱ型糖尿病因其较小的发病年龄导致糖尿病并发症的早期发生,来自日本儿童及美国的Pima印第安人的研究资料显示,部分患者初诊时即已存在糖尿病的并发症。日本儿童初诊时,利用荧光素血管造影术可发现35.6%已经有视网膜病变,2年后又有38.9%的新发病例;Pima印第安儿童初诊时,22%有微量白蛋白尿,随访发现当患者20~29岁时,60%有微量白蛋白尿,17%有大量白蛋白尿。国内尚无此方面的报道,估计与对并发症的认识欠缺有关。
2、生化指标
(1)血糖:因为年龄、性别、种族的差异等不会显著影响血糖的水平,故成人Ⅱ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同样适用于儿童及青少年Ⅱ型糖尿病。
(2)血清胰岛素及C-肽浓度:其可随年龄、性别、种族、肥胖等不同而变化,故其浓度不稳定。高胰岛素血症可帮助鉴别儿童2型和1型糖尿病,但低血清胰岛素并不能排除儿童Ⅱ型糖尿病,作血清胰岛素测定时发现,儿童Ⅱ型糖尿病的胰岛素浓度范围可从分泌减少(<50pmol/l)至高胰岛素血症(>300pmol/l)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