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学资源 >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资料:中药药剂学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资料:中药药剂学

2010-12-20 08:39 阅读:12154 来源: 责任编辑:
[导读]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浸提与纯化(一) 本章历考题大约在2~4道题。考试的重点 ...
执业药师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浸提与纯化(一)   本章历考题大约在2~4道题。考试的重点 ...

考试辅导:中药药剂学--浸提与纯化(一)

  本章历考题大约在2~4道题。考试的重点一般在各种浸提方法、精制方法的特点等。★★重点掌握,★熟悉

  第一节 浸提
  一、浸提的基本原理与影响因素
  常考题型为a、x型题。
  ★(一)浸提的基本原理
  1.溶剂的浸润与渗透阶段
  2.成分的解吸与溶解阶段
  3.浸出成分的扩散阶段 浓度差是渗透或扩散的推动力。
  生产中最重要的是保持最大的浓度梯度。加强搅拌、更换新溶剂和动态提取,都可使浸出溶剂或衡浸出液随时置换药材周围的浓浸出液,使浸提继续进行。
  (二)影响浸提的因素
  1.药材粒度
  2.药材成分
  3.药材浸润
  4.浸提温度
  5.浸提时间
  6.浓度梯度
  7.溶剂用量
  8.溶剂ph
  9.浸提压力
  10.新技术应用
  二、常用的浸提溶剂与辅助剂
  常考题型为a、b型题。
  (一)常用的浸提溶剂
  1.水
  2.乙醇 溶解性能介于极性与非极性之间;90%乙醇适于浸提挥发油、树脂、叶绿素等;70%~90%乙醇适于浸提香豆素、内酯、一些苷元等;50%~70乙醇适于浸提生物碱、苷类等;50%以下的乙醇也可浸提一些极性较大的黄酮类、生物碱及其盐类、苷类等;乙醇含量达40%时,能延缓许多药物,如酯类、苷类等成分的水解,增加制剂的稳定性;乙醇含量达20%以上时具有防腐作用。
  3.其他溶剂 丙酮常用于新鲜药材的脱脂或脱水。
  (二)浸提辅助剂
  1.酸 浸提溶剂中加酸的目的是使碱成盐,促进生物碱的浸出,可以使用酸水,也可使用酸醇。
  2.碱 浸提溶剂中加碱的目的是增加偏酸性有效成分的溶解度和稳定性。为防止有效成分酶解或水解破坏,浸提时加碳酸钙或饱和石灰水,用来抑制酶活性及中和有机酸酸性。
  三、常用的浸提方法与设备
  常考题型为c、x型题。
  (一)煎煮法
  应用:适用于有效成分能溶于水,且对湿、热较稳定的药材。
  特点:经济,浸提成分谱广,还可杀酶保苷,杀死微生物。但浸出杂质较多,给精制事业来不利,且煎出液易霉败变质。
  一般水煎提过程是:①加料;②浸泡;③加热;④循环;⑤放液;⑥出渣。
  球形煎者罐(蒸球),多用于阿胶生产中驴皮等的煎煮。
  ★★(二)浸渍法
  应用:适用于粘性药材、组织结构的药材、新鲜及易于膨胀的药材、价格低廉的芳香性药材的浸提。不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的制剂。
  特点:浸渍法简单易行,制剂澄明度好;因溶剂呈静止状态,有效成分浸出不完全。即使采用重浸渍法,加强搅拌,或促进溶剂循环,只能提高浸出效果,也不能直接制得高浓度的制剂。所需时间长,一般不宜用水作溶剂,通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故浸渍过程中应密闭。按提取温度和浸渍次数可分为:
  1.冷浸渍法
  2.热浸渍法
  3.重浸渍法
  ★★(三)渗漉法
  应用:适用于贵重药材、毒性药材及高浓度制剂;有效成分含量较低的药材的提取。但对新鲜的及易膨胀的药材,无组织结构的药材不宜选用(与浸渍**相反)。
  特点:渗漉法属于动态浸出,有效成分浸出完全,不经滤过处理可直接收集渗漉液。常用不同浓度的乙醇或白酒。
  单渗漉法操作:①粉碎;②润湿;③装筒;④排气;⑤浸渍;⑥渗漉
  ★★(四)回流法
  特点:回流提取法较渗漉法省时,且提取成分谱较宽,但提取液澄明度较差。不适用于受热易破坏的药材成分浸出。
  1.回流提取法
  2.回流冷浸法。
  (五)逆流浸出法
  1.罐组逆流浸出法
  2.连续逆流浸出法
  ★★(六)水蒸气蒸馏法
  基本原理:道尔顿定律。水蒸气蒸馏适于蒸馏高沸点的物质(挥发油的沸点多为150~300℃)。
  1.水中蒸馏(共水蒸馏)
  2.水上蒸馏
  3.通水蒸气蒸馏
  ★★(七)超临界流体提取法
  在超临界状态下,流体兼有气液两相双重特点,既具有类似气体低粘度、高扩散系数,又具有接近于液体的高密度和良好的溶解能力。
  该法的优点有:①提取速度快效率高。②适于热敏性;③工艺简单。
  该法的不足有:①一次性设备过大,技术参数较少;②适于提取亲脂性、低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
  般操作过程:①制备超临界流体。②提取。③减压分离。

中药药剂学-表面活性剂与液体药剂(1)

倪 健

  第六章历考题大约在3~6道题。考试的重点一般在表面活性剂的基本性质与应用;增加药物溶解度的方法;真溶液、胶体溶液、混悬液、乳浊液的特点等。
  ★★重点掌握,★熟悉
  第一节 表面活性剂
  一、表面活性剂的含义与特点
  常考题型为a、c型题。
  ★表面活性剂的分子结构都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具有“两亲性”。
  二、常用的表面活性剂
  常考题型为a、b、x型题。
  ★(一)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1.肥皂类 有碱金属皂、碱土金属皂和有机胺皂等。
  特点:具有良好的乳化能力,但容易被酸破坏,碱土金属皂还可被钙、镁盐等破坏,电解质可使之盐析;有一定的**性,一般只用于皮肤用制剂。
  2.硫酸化物 ①硫酸化蓖麻油,俗称土耳其红油;②高级脂肪醇硫酸酯类,常用的有十二烷基硫酸钠(又名“月桂醇硫酸钠”)、十六烷基硫酸钠(又名“鲸蜡醇硫酸钠”)、十八烷基硫酸钠(又名“硬脂醇硫酸钠”)等。
  特点:乳化性很强,并较肥皂类稳定,主要用作外用软膏剂的乳化剂。
  3.磺酸化物 常用的有:①脂肪族磺酸化物,如二辛基玻珀酸磺酸钠(商品名“阿咯索—ot”)、二己基琥珀酸磺酸钠(商品名“阿咯索—18”)等;②烷基芳基磺酸化物,如十二烷基苯磺酸钠,广泛用作洗涤剂。
  ★(二)阳离子型表面活性剂
  本类起表面活性作用的部分是阳离子。如氯苄烷铵(洁尔灭)、溴苄烷铵(新洁尔灭)、氯化(溴化)十六烷基吡淀等。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