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肝病科医学进展 > 纵览大数据时代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纵览大数据时代病毒性肝炎流行病学

2015-01-20 14:41 阅读:5359 来源:医脉通 作者:学**涯 责任编辑:学海无涯
[导读] 由病毒造成的肝炎即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五种。

    由病毒造成的肝炎即病毒性肝炎,是世界上流传广泛,危害很大的传染病之一。病毒性肝炎包括甲型肝炎、乙型肝炎、丙型肝炎、丁型肝炎、戊型肝炎五种。乙型和丙型肝炎的公共卫生影响最大,因为它们发病率较高、危害较大,而且能导致慢性感染,进而发展成肝硬化和肝癌。甲型和戊型肝炎通过不安全的水和受污染的食品传播,有可能在某些人群中造成疫情,但很少造成死亡,据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甲肝和戊肝的死亡率均为0,而乙肝死亡率为0.05/10万人,丙肝死亡率为0.01/10万人。



    图片参考:医学美图

    数据来源: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甲型肝炎

    甲型肝炎通过消化道传播,常见的感染途径有不赶紧的饮水、没有煮沸的食物和粪便污染的食物。甲型肝炎的潜伏期平均约28天。甲型肝炎不会转为慢性,因此不会导致肝脏的长期破坏。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甲型肝炎发病率为2.35/10万人。

    乙型肝炎

    乙型肝炎主要通过与患者的血和其它体液的接触传染。人感染乙肝病毒后,病毒持续6个月仍未被清除者称为慢性HBV感染。患者症状常见发热、精神萎靡、腹痛、黄疸、蜘蛛痣、腹胀腹泻等等,往往也会没有症状而不被发现。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CDC)2006 年在8 个省18 个县(区)开展了乙肝病例监测,结果显示,乙肝患者中年龄最小的1 岁,最大的86 岁,平均36 岁,15—— 49岁病例占74.81%.

    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发布的数据表明,我国乙肝总体发病率为81.5/10万,发病率前五名地区为青海、甘肃、新疆、河南、广东。

   



   



    慢性乙型肝炎可以导致肝硬化及肝癌。目前没有药物完全根治,但有药物可以帮助患者的身体对抗和清除乙型肝炎病毒以控制病情。治疗后有可能使病毒基因的含量少于可被检测的水平。

    丙型肝炎

    丙型肝炎主要传播途径是血液和体液。急性丙型肝炎症状包括郁闷、食欲不振、恶心等,慢性丙型肝炎通常没有症状,至今为止没有有效的针对丙型肝炎的疫苗及预防性治疗,唯一的预防措施是防止血液接触。

    世界卫生组织报告,全球丙型肝炎流行率平均为3.0%,每年新发HCV感染300万——400万例,估计已有1.3——3.7亿慢性HCV感染者。东南亚国家丙型肝炎的平均流行率为2.2%,西太平洋地区平均流行率为3.9%,近年来丙型肝炎病例数逐年增加。

    2010年报告的我国丙型肝炎发病人数约为15万例,是2003年的7倍多,比2009年增长16%;2011年增加至17万例,比2010年增长13.6%;而卫计委《2012年度全国法定传染病疫情概况》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报告的丙型肝炎发病人数超过20万例,比2011年增长了12.7%,且隐性丙型肝炎是传染病中漏报率最高的一种疾病。

    我国丙型肝炎以基因1b型为主,为相对难治的丙型肝炎,其次为2a型。幸运的是大部分患者宿主IL28B基因型为有利于病毒学应答的CC型。

   



    患者感染HCV20年后,肝硬化年发生率为10%——15%,而肝硬化患者每年肝癌发生率为1%——7%.据估计,今后10——15年内,丙型肝炎相关死亡病例将继续上升,到2015年将增加2倍,2025年增至3倍。

    戊型肝炎

    戊型肝炎传播途径是通过接触的粪便-口传染。改善卫生和煮沸食水能避免戊型肝炎传播,临床症状与甲型肝炎一样,但是比甲型肝炎严重,尤其对孕妇非常危险。戊型肝炎可通过戊肝疫苗进行预防。2012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数据显示2011年戊型肝炎发病率为2.18/10万人。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