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肿瘤科医学进展 > 研究揭开云南蝙蝠病毒神秘面纱

研究揭开云南蝙蝠病毒神秘面纱

2014-05-20 17:16 阅读:1072 来源:中国科技报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涂长春联合云南省地方病防止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云南省蝙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病毒学杂志》。

    军事医学科学院军事兽医研究所研究员涂长春联合云南省地方病防止所和**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云南省蝙蝠病毒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相关成果发表于《病毒学杂志》。

    蝙蝠是自然界携带哺乳动物病毒最多的野生动物。目前,科学家已从其体内发现130多种病毒,其中不乏对人畜有高致病性的尼帕病毒、亨德拉病毒、埃博拉病毒、狂犬病毒和SARS样冠状病毒等。我国云南省地处亚热带,流行多种自然疫源性疫病,但关于该地区蝙蝠携带**共患病毒的本底并不清楚。

    研究人员从云南省9个市20个县采集了29个蝙蝠种类样品,首次全面调查了云南省蝙蝠携带病毒的病原生态学本底。此次共发现了57种哺乳动物病毒,鉴定出18种新病毒,从而揭开了该地区蝙蝠病毒的神秘面纱。其中,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从蝙蝠体内发现了肝炎病毒,并阐明了这一新病毒的遗传多样性;在备受关注的SARS冠状病毒动物传播来源研究中,发现了对人有潜在感染性的SARS样冠状病毒,进一步证明了蝙蝠是人类SARS冠状病毒的自然宿主和向人类传播SARS的源头动物。他们还首次在国际上分离出两种新的蝙蝠轮状病毒,并测定了它们的全基因组序列,通过生物信息分析发现蝙蝠可能是人和家畜感染某些罕见轮状病毒的传播来源。课题组还分离出多种新型布尼亚病毒和呼肠孤病毒,并发现了水泡性口炎病毒、腺病毒、星状病毒、博卡病毒等其他多个新的哺乳动物病毒。

    专家表示,该研究基本掌握了蝙蝠病毒在云南省的地理分布特征,为我国和东南亚地区防范新发传染病的流行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也为将来追踪新发病毒病的传染源头提供了基础科学数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