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转移机理的新发现及其意义(2)
2011-01-19 13:04
阅读:1693
来源:健康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通过对肝癌转移机理进行10多年的潜心钻研,相关研究成果“肝癌转移机理的新发现及其意义”获得201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其中有多项新发现
▲首次发现癌旁肝组织中炎症免疫反应失衡促进转移。
过去癌转移研究主要从癌细胞入手,我们首次发现癌旁正常肝组织中炎症免疫反应状态也是影响肝癌转移的重要因素。其中17个与免疫(不是与侵袭)相关基因也可预测肝癌转移。这样既扩大了癌转移的研究视野,又提示了癌转移不单反应在癌本身,还反应在癌周微环境及机体全身,成为癌转移预测防止应从整体入手的一个依据。
以上三个发现丰富和补充了经典转移理论:转移潜能的获得主要来自原发瘤,且在其进展过程中受内外因素(微环境等)的影响;肝癌转移相关分子模型可以对肝癌转移作出临床预测,从而能够对高危患者进行重点监测和有效干预,减少复发和转移,从而提高患者生存率;转移防止应重视早期防止,除对肿瘤因素进行治疗外,还应对机体全身和局部微环境进行监测和干预。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