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正成为全球试药场
专家建议,卫计委医学伦理委员会作为全国性的医学伦理委员会,应该设立其专门网站,及时公布哪些医学试验项目通过了审查、哪些未通过审查,开辟受试者的权威了解渠道。
试药袭来
众所周知,万艾可(伟哥)是辉瑞公司新药试验的意外收获。一个被津津乐道的故事说,当研究者宣布中止这项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新药试验时,年迈的受试者们拒绝交还试验药物。毫无疑问,受试者是最先意识到这个药有着奇妙副作用的人。
但副作用并不总是有益的。
实际上,就在王丽英去世的2007年5月,尼日利亚**正在向本国法院提出起诉,控告辉瑞公司没有获得**相关机构批准,就利用卡诺州200名患有脑膜炎的儿童试验新型抗生素“特洛芬”,且试验中有悖伦理,最终导致11名儿童死亡,另有数十人不同程度出现聋哑、瘫痪、脑损伤等残疾。2009年9月,始终坚称“符合伦理法规”的辉瑞公司与尼日利亚**达成和解协议,把赔偿金额减至7500万美元。
在药物临床试验方面同为信息洼地的中国也会成为全球试药场吗?
答案几乎是肯定的。南方周末记者在clinicaltrials.gov网站上通过查询发现,截至目前,中印两国已完成或正在进行的临床试验数分别为2770个和1849个,其中多为跨国试验。
关注受试者保护的学者们指出,跨国制药企业愿意在中国开展试药,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是相较欧美、日本等国,在中国试药成本较低;二是中国人口多,病源丰富;三是中国病人中多为贫困者,体内没有其他药物成分,可以取得最理想的试药效果;四是中国的药品市场庞大,早日试验有助于尽快获准在中国上市。
“跨国公司在中国开展药物临床试验并不是坏事。”国际药理学联合会(IUPHAR)发展中国家临床药理学分会委员曾繁典指出,这有利于中国医学界与世界接轨,同时这些药品一旦获准上市,中国患者可以在第一时间用上最先进的药物。
2015年5月19日,由澳大利亚药理学会和英国药理学会主办的澳-英联合药理...[详细]
2月28日,GW制药宣布美国FDA授予该公司用于治疗儿童Lennox-Ga...[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