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对于我来讲,就意味着“消失”,如一缕烟消融在蓝天里,当那烟消失得无影无踪时,蓝天依旧湛蓝湛蓝的。 ——韦尔乔
韦尔乔,1964年生于哈尔滨,从佳木斯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在哈尔滨工业大学医院,是一名心脏内科副主任医师,因患肺癌于2007年8月29日辞世。
作为一名职业医生,其作品绝大多数是在医院值夜班的空闲时间里绘成的,并画在了给患者开药的处方上,他用的那支笔就是他开处方用的钢笔。韦尔乔一生为10余本书配图近5000幅,其作品被用作马原、周国平、韩少功等作家、学者书籍的配图。
韦尔乔与画油画的哥哥(韦尔申,油画家、鲁迅美术学院院长)不同,从未受过绘画的专业培训,完全发于内心。从小,韦尔乔就喜欢随手在纸上画点什么。慢慢地,被他“糟蹋”的纸也就越来越多。哥哥偶然看到他那一大堆画在处方和废纸上的东西,只说了一句:“行。就这样画!”.韦尔申认为可能是由于医生这个职业,让弟弟拥有了与众不同的观察生命的角度和高度。
“常常一个人,想些不着边际的事情,在脑子里营造出另一个世界——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每日优游于这心造的封闭的世界中,浑然无察。” ——韦尔乔
在每次值夜班时,虽然也有同事在,但韦尔乔常常感到整个大楼就只有他一个人,四周空荡荡的。医院门口的老槐树和悬在树梢上的月亮,成了他画面中的两个主要元素,他的所思所想变流露在给病人的处方笺上:月夜、墙边、长衫男子、***女人、病人、各种面孔、花鸟虫……不免让人感觉到莫名的孤寂和哀伤感。
“这是我的内心独白。”韦尔乔说。
韦尔乔在别人眼里,他不像医生,脸黑黑的,头发及肩非常结实的样子,话语不多。在日常生活中,韦尔乔和大多数人一样,有固定的作息时间,因为他是一个职业医生,他的画儿,多数画在给患者开药的处方上了。多年来,无人知晓,他画出去的处方和写出去的处方哪个多,哪个少,好在这些并不重要,重要是收获。
韦尔乔说“我从小就喜欢随手在纸上画点什么。慢慢地,被我糟蹋掉的纸张也就越来越多。后来,这些信笔涂鸦的玩意儿被一些画画的朋友看到,觉得挺好玩,还把它拿到美术刊物上发表。这使得我这个平时胆子很小的医生,着实出了回风头。打那以后,我开始很可笑地把那些”废纸“保存起来,而不是像以往那样,画过后便随手扔掉。当时是怎样想的,也说不大清楚。直到有一天,好心的朋友打算把那些废纸上的画结集出版,我才知道,‘惹祸’了。”
“我没有学过画,这点,明眼人一看便知。我也不知进美术学院念书是怎样的一番情形,我的哥哥是美院毕业的,我画画,只为了好玩,仅此而已。我应该谢谢我的哥哥。当初,他看到我那一大堆画在处方和废纸上的东西,只说了一句:‘行。就这样画。’,在许多人看来,‘这样’画就是胡画、乱画。可除了‘这样’画,我还会哪样画呢?我就‘这样’一直画下去,日复一日地画,画面上也逐渐有了变化,有人说好,有人说不好。这些让我感到无所适从。曾经有一阵,我搁下笔,不再画了。后来,我卸下了肩头沉重的包袱,脚步轻盈地上路了,一直‘这样’地画下去……”
韦尔乔的画大都画在一些公文纸的背面,其正面不是空白的病志表格就是印着两叶肺的透视单。他用的那支笔就是他开处方用的钢笔。他不是画家,也没有系统地学习过画,却为许多名师著作做过插图。在出版《梦游手记》之前,他已经小有名气了,先后为十多部作品画插图。最早与王玉北合作,创作了《西方哲理漫画》2500余幅插图,为畅销书《妞妞——一个父亲的札记》绘制了160余插图,这本书创造了当时我国出版界一个“版本升级”的成功典型,也为他带来了巨大的声誉。
韦尔乔的画大致分为三类:带有象征意义的故事、荒诞的幻觉记录、无明显象征意义的景物。第一类画具有文学性的色彩,是一种黑色的象征,如病床上的病人、手拿大镰刀的死神、远处的火葬场、天上的北斗星。第二类非描述性的荒诞,如实地记录了一种自由流淌的幻觉。这一类作品占他画的大部分。第三类是单一的物象和景色,看不出明显的象征性。他的这部作品以孤独以死亡为主题,让人感觉到病人的孤独和痛苦渗透到他的内心深处,画作之外还有文字,这些文字是他对人对事思考的流露。书中体现了作者对哲学、文学、历史、绘画、音乐等方面的深厚修养。
三联书店出版社曾在北京为他举办了个人漫画展,还请来文艺界的一些知名人士召开了座谈会,对他这个业余画家来说,可谓难能可贵。
我国著名漫画家丁聪先生对尔乔《梦游手记》一书的评价是“我一看他的线条,都是非常漂亮的,这次的人物头像都不是概念化的,都是很有深度的。特别是他画的手啊,脚啊,都有血管,医生的本能全部流露。确实画的好,真是画的好,单线条的、复杂线条的画都站得住,而且线条都敲得响……”
寥寥几笔可能无法还原一个完整的韦尔乔,让我们从他身边的人写的悼念文章中或许能捕捉一些他的身影。
链接:
全勇先:尔乔走好
夜半,在我的博客留言上,我发现了老蒋给我留下的一行字:老全,尔乔走了……2007,8,29.我回哈尔滨送他了……
这个消息有些突然。去年夏天的时候,我还见到韦尔乔高高兴兴地坐在餐桌前给我们讲笑话。他看起来很健壮,开心,完全不像一个癌症患者。可是才过去一年多,他就突然去世了。
韦尔乔是个天才。他本职工作是个医生,从来没有学过一天画。好多年前,他在佳木斯医学院学习,值夜班的时候,他就随手拿起一只钢笔,在病历本后面随手涂抹。后来,我的一个画家老兄蒋悦发现了这些纸片。我记得当时老蒋在办公室里给我看那些处方单和病历本上的图画,很认真地跟我说:我认识了一个天才,是个学医的,他叫韦尔乔……
现在想起来,老蒋真是独具慧眼。他在自己落魄到极点的时候,还在关注一个天才的诞生。从此,两个患难兄弟成为知己。好多年来,他们彼此关注,友谊渐深。去年夏天,他们两人在北京联合搞了一个画展。有意思的是,他们的画都很小,最小的只有巴掌那么大。画虽小,但是境界不小,而且画里面都有一种洒脱和随意,仿佛天马行空,信手拈来。
尔乔没有学过一天画,他的画就是他的感觉。
那个画展的名字叫“呼吸”,我看到尔乔的画,都是些墓碑,大地,星空,还有一些身穿大衫,仿佛来自从前的男人女人……他的画让你感到沉重,美和灵感。其实在那些画里,我们已经隐约感觉到了告别的味道。那个画展,竟成了他的谢世之作。
生活中的尔乔是个好人,他是那种让人心理感到踏实的朋友。
他的才华远远大于名气,比起那些大腕儿,**,大牛伯,他显得太沉静了,太低调了。在眼下这个妄自尊大,二逼横行的世道,觉得世界真是太不公平。
尔乔的画让我知道这个世界上是有天才的。
尔乔这种人的存在,让认识他的人情不自禁地收敛自己。在这样的人面前,你会不自觉地心生敬畏。
尔乔是真正的艺术家。
天妒英才,**年出生的尔乔英年早逝,愿他的灵魂早日脱离苦海,往生极乐。
据说尔乔是在和家人做了游戏之后,微笑着离开人世的。是啊,像他这样的聪明人,早就把生死红尘看得很透很透了吧。
在去年的画展上,我用相机随手拍过尔乔生前的两幅小画,发在这里作为纪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