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中国精神科医生的"难言之隐"

中国精神科医生的"难言之隐"

2014-05-19 11:44 阅读:3243 来源: 新华网 责任编辑:张子玲
[导读] 每当被6岁的儿子问起自己的职业,刘琦都会犹豫一下。尽管她有一个看起来很体面的身份:副主任医师,但她早已疲于在别人好奇的目光下解释自己的专业。

    每当被6岁的儿子问起自己的职业,刘琦都会犹豫一下。尽管她有一个看起来很体面的身份:副主任医师,但她早已疲于在别人好奇的目光下解释自己的专业。

    “我可从没告诉我孩子我是精神科医生,因为跟他解释不清楚。我只会告诉他我是医生,是看大脑疾病的。”在北京大学第六医院担任精神科医生的刘琦无奈地说。

    10月10日是《精神卫生法》开始实施后的首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人们在关心精神健康的同时也把目光投向了精神科医生。

    在很多人眼中,每天和“疯子”在一起的精神科医生看着总是和普通医生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大多数精神科医生都曾遭遇过类似刘琦的尴尬。

    “希望人们认识到,精神科医生和其他科医生没什么两样,我们同样都是治病救人。”回忆起介绍自己时一些人的沉默和诧异,北京回龙观医院的精神科医生李娟感到“很受伤”.

    精神科医生治疗病人的方式同其他医生大不相同,这给他们增加了一分“神秘”.

    实际上,除了药物治疗,由于不同于一些器质性疾病,根治精神疾病的特效药尚未被发现,为了让病人更好地恢复,精神科医生经常使用一些“另类”的治疗方法。

    比如和病人“聊天”就是北京大学第六医院精神科医生廖金敏工作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看似是聊天,其实我们是在不经意的交往中,评估病人病情的发展,并为病人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廖金敏说,作为一线医生,与病人建立良好关系非常重要,“如果病人和你关系好,即便吃同样的药,他会比别的病人好得快。”

    除了“聊天”,精神科医生还会对病人进行音乐治疗、绘画治疗,开发电脑软件辅助病人康复,也会应用一些行之有效的传统中医疗法等。

    “除了中药、针灸等治疗项目外,我们医院为病人开展了一种叫做”八段锦“的健身体操,类似于中医里的健身气功,帮助病人调节新陈代谢,放松身心。”北京回龙观医院中西医结合科主任闫少校说。

    不少病人在病情得到控制后也会对医生充满感恩。

    “病人们失去理智的时候很疯狂,甚至会打你骂你。但病情一旦被控制,他们就会表现出善良的一面,而且还非常感恩。”李娟坦言,只要患者能被治愈,医生就会感到巨大的愉悦,因为这相当于让病人获得了“重生”.

    尽管让很多病人获得了“重生”,却鲜有医生乐于在人前提及自己的身份。

    “人们对精神科医生的不认同由来已久,这源于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不理解。不止在中国,这是个世界性问题。”回龙观医院副院长王绍礼说。

    实际上,和普通医生相比,精神科医生更加辛苦,因为他们的日常工作充满隐性危险。

    “有一次我在看病历,一个病人突然从后面冲过来,把我连人带椅子推倒在地,两个膝盖都摔破了。”李娟说,在这些年里,她的同事有的被病人弄瞎了眼睛,有的关节严重受损,有的脚受伤后还一直不能打弯。

    与此同时,给予精神科等特殊科室医生的补贴却几十年如一日地不曾改变。“给予精神科医生的补助只有36元钱,我工作快24年了,一直是36元,也没有涨过。”李娟说。

    调查显示,中国约有1600万重症精神病患者,而注册精神科医生不足两万。

    造成精神科医生数量少的原因有很多,而一直生活在人们视线的“盲点”,且没有特殊的物质保障,无疑是很重要的原因。

    今年5月1日起实行的《精神卫生法》回应了医生们的诉求,规定国家要给予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特殊津贴。但目前这笔特殊津贴还未落实到医生手中。

    “《精神卫生法》的***对精神科医疗人员来说是个利好消息,因为这标志着我们是在法制的轨道上从事精神卫生事业了,精神卫生从业人员的待遇也有了保障。”王绍礼说,相信通过该法的进一步实施,能使大家对精神卫生事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

    相关阅读:
    中国精神卫生该何去何从
    专家指全国80%的精神病人“有病缺治”
    精神卫生法为何鲜为人知
    精神卫生法实施一周年调查 治愈者依旧无人接收
    世界精神卫生日 我国1亿多精神病人
    中国精神科医生的“难言之隐”
    "被精神病"怕立法缺位更怕权力越位
    《精神卫生法》实施后现全国首例心理咨询师成被告案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