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频消融治房颤,供需问题是矛盾(2)
2011-02-18 11:21
阅读:1987
来源:健康报
作者:水**南
责任编辑:水北天南
[导读] 射频消融作为一项根治房颤的新兴治疗方法,于1998年引入我国。然而,由于操作复杂、专业人员缺乏,难以满足临床患者的需求
“1993年,我国最先引进导管射频消融技术是治疗室上性心动过速,由于发病机制明确,手术靶点只有一个,因此,整个手术过程非常简单。当年的临床电生理界把室上速的消融比喻成一个小山坡,而把房颤射频消融看做是介入治疗领域的‘珠穆朗玛峰’。”马长生直言,作为一名从事房颤导管消融治疗的合格医师,除了要具备外科医生心灵手巧的特质,熟练掌握介入操作技术,还要在心脏解剖、心脏电生理及病理生理方面有深厚的基础。
为了培养更多的专业医师,10多年来,马长生作为主要负责人,联合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上海交通大学附属胸科医院等,组织举办了心房颤动国际论坛、全国房颤巡讲等数百场心房颤动导管消融专题会议和培训班。
从1999年国内200余名心脏电生理专家参加的全国首届房颤射频消融演示会至今,他们已累计培训专业人员4000余人次,覆盖了全国70%以上的房颤导管消融专科医师,大幅度提高了我国房颤导管消融的治疗和研究水平。此外,他们指导协助全国30个省(区、市)的200多家医院开展房颤导管消融手术,由项目组改进和创新的房颤导管消融方法在全国150余家医院得到应用。
“我们的目标是从今年起,接受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患者能够以每年20%~30%的速度增长,到2020年,在2010年1万例的基础上增加10倍,达到年治疗患者10万名;同时,经过全国范围的规范培训,使***从事房颤射频消融治疗的专科医生增加至1500名。”马长生说。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