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简介:流脑疫苗
2011-01-18 09:12
阅读:3324
来源:科学网廖俊林的博客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流行性脑脊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主要在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存在,当地年感染率可以高达百分之1,平均千分之5,有脑膜炎带之称,前往该地区要考虑接种相应疫苗。流脑之所以引起重视,是因为其严重后果,在抗生素未产生前,其死亡率最高报道为90%,有了现
流行性脑脊膜炎是由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主要在非洲亚撒哈拉地区存在,当地年感染率可以高达百分之1,平均千分之5,有“脑膜炎带”之称,前往该地区要考虑接种相应疫苗。流脑之所以引起重视,是因为其严重后果,在抗生素未产生前,其死亡率最高报道为90%,有了现代医学条件,其死亡率仍然达到10-15%,存活者中,仍然有10-20%的致残率。婴儿、15-19岁青年、住大学宿舍的新生、以及脾切除后更易发生感染。中国在60年代感染率曾高达万分之7,随后逐渐下降,80-90年代显著下降,2008年全国共有922例报告,其中110例死亡。美国普及流脑接种仍然每年有1000-2600人新增病例,中国人口基数更大,可能有更多患者被误诊或者漏报,中国的统计资料可能低估了实际发生率。在缺乏普及免疫时发病率显著下降,说明疫苗在减少其发生的作用上甚小。免疫后短期保护作用可达90%,但超过3年则保护作用显著减弱。
脑膜炎双球菌有13个血清型,只有6个引起本病(A、B、C、X、Y、W135),现在的疫苗能针对其中的A、C、Y、W135型起作用,称四价疫苗。MCV4与MPSV4都是成份疫苗,产生抗体针对特定抗原成份起作用,后者是该菌的多糖膜,前者使用了半抗原增强膜多糖的免疫反应,所以效果更好。中国流行A型流脑,使用的是针对A的单价或者A+C的双价疫苗。高达50%的人接种流脑疫苗后有轻度反应,主要是局部红肿,少部分人会发热,严重副作用少见。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