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乙型肝炎携带者30%~50%是母婴传播形成的,HBV母婴传播阻断问题一直是我们面临的严重挑战。
我国2010年版慢性乙型肝炎防止指南达成共识:当HBV携带孕妇在怀孕期间ALT升高且DNA阳性时,应尽早抗病毒治疗,其治疗的原则同其他慢性乙型肝炎,只是选择药物为替比夫定(LdT)或拉米夫定(LAM)。
近期由北京佑安医院张华等完成的一项研究旨在评估晚期妊娠使用LdT或LAM预防HBV母婴传播(MTCT)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该研究论文已被肝病领域权威杂志《Hepatology》接收,即将在线发表。
研究方法
2009年1月到2011年3月期间,我们在中国招募了HBeAg阳性且HBVDNA>6log10拷贝/ml的母亲。妊娠28周时,孕妇接受LdT或LAM直至产后第4周或不治疗(NTx)。该研究终点指标为LdT/LAM使用安全性及母婴传播率。
研究结果
700名参与研究的孕妇中,648例(LdT/LAM/NTx=252/51/345)及661例婴儿(LdT/LAM/NTx=257/52/352)完成了52周的研究。治疗过程中,1.6%的母亲因用药不依从性而发生病毒反弹。未检测到任何突变基因型。分娩时,接受LdT或LAM母亲的HBVDNA水平较NTx者显著下降。17.1%的治疗者及6.3%的未治疗者出现ALT升高(P<0.001)。
出生时,治疗组20%及NTx组24%的新生儿检测到HBsAg。52周时,意向性治疗分析显示,治疗组HBsAg+婴幼儿为2.2%(95%CI:0.6%-3.8%),NTx组为7.6%(4.9%-10.3%,95%CI)(p=0.001)。LdT组及LAM组婴幼儿HBsAg+率无明显差异(1.9%对3.7%,P=0.758)。实际治疗分析显示,治疗组HBsAg+婴幼儿为0%,NTx组为2.84%(p=0.002)。治疗组及未治疗组胎龄,婴幼儿身高,体重,Apgar评分或出生缺陷率无差异。
结论
高病毒血症孕妇晚期妊娠时应用LdT和LAM可同样有效减少HBV母婴传播。治疗耐受性良好,未发现安全性问题。
在新药取得成功之前,应用口服核苷(酸)类似物(NA)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简称...[详细]
5月17日,在第十届全国疑难及重症肝病大会上,我国香港大学司徒伟基教授交流...[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