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肝病科医学进展 > 干扰素可直接诱导HBV cccDNA降解

干扰素可直接诱导HBV cccDNA降解

2013-12-18 09:21 阅读:3215 来源:医脉通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研究第一次说明cccDNA可以**扰素降解而不影响宿主细胞,同时为清除HBV以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了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HBVcccDNA长期存在于肝细胞是慢性HBV感染的主要原因。干扰素(IFN)治疗慢性HBV感染临床应用广泛,目前已知其对于病毒有非细胞毒性清除作用,但具体机制不明,尤其对于干扰素是否直接作用于cccDNA模板尚不清楚。第64届AASLD年会上,德国学者Xia等报告,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干扰素具有降解HBVcccDNA的能力,能摧毁HBV的转录模板。

    研究者在感染HBV的人肝细胞以及HepaRG细胞系中,给予IFN-α和IFN-γ,可以发现HBVcccDNA显著减少。HBVcccDNA特异性3D-PCR检测显示,HBVcccDNA发生序列变化。序列分析则表明IFN-α和IFN-γ可以使HBVcccDNA负链中的C和U碱基发生转位。进一步分析IFN-α可能的作用机制,研究者发现IFN-α能上调这两种细胞的APOBEC3家族(A3)嘧啶胞苷脱氨酶A3A和A3G的表达,用IFN-α肝脏中,A3A和A3G的表达也呈现剂量时间依赖性变化。通过JAK-STAT信号通路的阻断或者HIV-vif表达也证实了IFN-α可以诱导HBVcccDNA被APOBEC3降解。细胞内细胞器定位分析及过表达显示A3A作为一个活化因子位于细胞核内。

    研究者使用DNA修复酶纠正HBVcccDNA中所有突变后发现尿嘧啶可以被尿嘧啶DNA糖基化酶去除,遗留下无嘌呤/嘧啶(AP)位点。向IFN-α处理过的肝细胞中加入AP内切酶,HBVcccDNA含量下降,提示AP内切酶可降解cccDNA.通过3D-PCR以及深度测序,研究者没有发现宿主基因组DNA出现脱氨基化,提示A3A直接特异性作用于病毒DNA.

    由于A3A和HBV核心蛋白(HBc)在共聚焦显微镜观察中处于相同的位置,并且在免疫共沉淀中相互作用,研究者推测A3A主要利用HBc接近cccDNA.研究者通过染色体共沉淀确认,HBc以及A3A都可以结合到cccDNA的微粒体结构上。在HBV(x-)感染中,IFN-α导致的cccDNA下降依赖与HBx的互补结合,而HBx是活化cccDNA转录以及HBc表达所必需的。

    由于IFN-α需要大剂量应用才能清除病毒感染,研究者筛选了其他一些与IFN-α和IFN-γ具有类似抗病毒效用的细胞因子。结果发现,TNF-α和和活化的淋巴毒素β受体在治疗剂量下可以诱导cccDNA去氨基化并被降解,主要通过NF-κB依赖的途径剪切碱基。

    这些学者的研究第一次说明cccDNA可以**扰素降解而不影响宿主细胞,同时为清除HBV以及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提供了安全的治疗新选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