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一滴血查肺癌”说法不准确 需大量检查

“一滴血查肺癌”说法不准确 需大量检查

2013-11-18 11:36 阅读:1096 来源:北京青年报 作者:江* 责任编辑:江帆
[导读] 清华大学公布了一种新的科研成果,被媒体迅速解读为“一滴血查肺癌”。记者了解到,该成果主要用于检测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一滴血查肺癌”的说法很不准确。和此前网上传播的“一滴血查癌症”一样,确诊癌症很难靠“一滴血”就搞定。

清华大学公布了一种新的科研成果,被媒体迅速解读为“一滴血查肺癌”。记者了解到,该成果主要用于检测肺癌患者的治疗效果,“一滴血查肺癌”的说法很不准确。和此前网上传播的“一滴血查癌症”一样,确诊癌症很难靠“一滴血”就搞定。

“一滴血查癌症”消息层出不穷

昨天,清华大学召开发布会,宣布该校教授罗永章在国际上率先成功证明“热休克蛋白90α”是一种新肿瘤标志物。发布会尚未开完,“一滴血查肺癌!”的新闻已被网络媒体大量转载,引发网友热议。

事实上,“一滴血查癌症”的说法近几年层出不穷,此前的很多网站上,都介绍过各种“一滴血”就能查出癌症的“新方法”。比如,2002年,有消息称科学家宣布研发出能使血液检查敏感度提高100倍的新技术,利用这种技术,可以从一滴血当中检查出癌症。2006年,北京某健康服务网站打出的诱人口号,称采用国际上最先进的“液态芯片”技术,抽取测试者2毫升的血液,就能检测包括肝癌、胃癌、乳腺癌在内的15种癌症。今年,又有媒体报道称本市启动P53癌症检测早期项目,宣称只要几滴血,通过检测“P53”这段基因是否突变,就能查出5年内身体是否会发生癌变。

此前大多说法被认为“不靠谱”

众多市民不禁产生疑问,“一滴血到底能不能查癌症”?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院长、市肿瘤防止研究办公室主任季加孚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如果单靠一种抽血就能够查出肿瘤,只能说是目前人类一种美好的愿望,但是如果现在有人打出这种旗号的话,就是一种欺骗。”

记者了解到,此前宣称的“一滴血查癌症”大多不靠谱,其中最接近现实的是,市民到医院体检时的血液肿瘤标志物检查,多位医生都解释说,这项检查只是肿瘤的初步检查,并不能确诊,它的意义在于发现血液中的一些异常,而推断可能有肿瘤的风险,真正的确诊,还需要大量的检查进行排除。

清华新方法主要用于检测疗效

昨天清华大学的这种新发现,能不能实现“一滴血查肺癌”呢?对此,发现该方法的清华大学教授、抗肿瘤蛋白质药物国家工程实验室主任罗永章本人明确表示,目前通过任何一种单一肿瘤标志物的检查都不能确定检查者是否患有肿瘤。也就是说,“一滴血查肺癌”的说法不能成立。

既然不能用于早期癌症的筛查,对于普通人来说,检测血液中“热休克蛋白90α”的含量有何意义?罗永章教授表示,“热休克蛋白90α”虽然不能用于检测肺癌,但对于已经确诊的患者确认治疗效果来说却有很大的意义。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以前肺癌患者每做完一个疗程的化疗,如果想要看到治疗的效果就需要做影像学的检查,也就是做CT,但由于各种原因患者不可能每次都做CT,“热休克蛋白90α”就可以作为一个辅助性的指标进行检测。肺癌患者只需要取一滴血液,检测血浆中“热休克蛋白90α”的含量,两个小时之后,如果含量较之前降低,说明治疗起效,反之则治疗无效。石远凯说,当患者“热休克蛋白90α”平均值变化超过34%时,就说明肿瘤在发展扩大。“利用这种血液检测比让患者多次去做CT要更经济、方便。”石远凯说。

县级医院都能做检测

这样一个最新的血液检测,会不会给患者造成更大的经济负担?“县级医院都能做。”罗永章教授表示,检测“热休克蛋白90α”的成本并不高,比患者做CT的成本要低得多,而且研究小组也在努力将其推广列为体检项目之一,并着手研发相关抗癌药物,但目前来看,暂时不会列为医保项目。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