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菌药物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药物,妊娠期妇女患细菌感染性疾病需要用抗菌药物时,要求临床医师既要掌握药物的作用原理、抗菌谱、用量、毒副作用,也要熟悉这些药物对胎儿是否有影响,以及影响的程度、时期;既要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还要在最大程度上减少对胎儿的影响。(美国FDA颁布的药物对妊娠的危险5个等级标准:A类,对胎儿未见不良影响,危险性极小;B类,动物实验未见对胎仔有危害,但在人类的安全性缺乏临床对照研究,多种临床用药属于此类;C类,动物实验中对胎仔有不良影响,但在人类的安全性缺乏临床对照研究;D类, 对胎儿有危害,但临床非常需要,又无替代药物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后使用;X类,已证实人类有致畸作用,危害极大,禁止使用。)
一、孕产妇用药原则:
1、尽量避免不必要的用药
2、应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3、 尽量避免在妊娠早期行药物治疗
4、分娩前忌用药
5、谨慎选择治疗药物
6、充分权衡用药利弊
二、妊娠期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
1 青霉素类
常用的青霉素类抗生素包括青霉素、氨苄西林、阿莫西林、青霉素V、苯唑西林、甲氧西林、氯唑西林、哌拉西林、美洛西林和阿洛西林。
青霉素类抗生素都被列入FDA分类的B类,在妊娠期使用较为安全,鉴于妊娠期间该药的肾清除率随肾小球滤过率的增加而增大,孕妇的血药浓度往往较低,可考虑适当增加剂量。
迄今为止,对青霉素的研究最多,该药从20世纪40年代起应用于临床,有关人群的回顾性研究结果表明,妊娠前3个月使用青霉素未发现对胚胎和胎儿有不良影响。妊娠合并梅毒时使用青霉素可有效地治疗母体,保护胎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