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道感染根据病因和病原体的不同,可分为细菌性阴道病、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的最常见病原体为阴道加德纳菌、各种厌氧菌和动弯杆菌属。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的病原体80%以上为白念珠菌;10%~20%为其他念珠菌属,如热带念珠菌、光滑念珠菌和近平滑念珠菌。滴虫性阴道炎的病原体为毛滴虫,可同时合并细菌或念珠菌感染。
【 阴道感染的治疗原则】
1.取阴道分泌物作病原体检查,通常在显微镜下检查即可诊断,必要时再做培养。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必须做细菌培养,获病原菌后做药敏试验,根据不同病原体选择抗菌药物。如为两种病原体同时感染,如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和滴虫性阴道炎,可同时使用两种抗菌药物,或先局部用药治疗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后再局部用药治疗滴虫性阴道炎。
2.应同时去除病因,如停用广谱抗菌药物、控制糖尿病等。
3.治疗期间避免性生活。
4.抗菌药物使用必须按疗程完成,因阴道上皮为多层,月经周期中最多达45层,黏膜多皱褶,治疗不彻底容易复发。细菌性阴道病的治疗应常规在下次月经后再使用1个疗程。
5.妊娠期应选择阴道局部用药,妊娠初3个月,禁用可能对胎儿有影响的药物。
6.单纯性念珠菌性外阴阴道病患者应首选阴道局部用药;严重或多次复发性患者应全身和局部同时用抗菌药物;多次复发性患者的抗菌药物疗程应延长,或预防性间歇用药。
【 阴道感染的病原治疗】
见表1
表1 阴道感染的病原治疗
病原 | 宜选药物 | 用药途径 | 备注 |
厌氧菌或阴道加德纳菌 |
甲硝唑 替硝唑或 |
全身和/或局部 全身或局部 |
宜单次口服大剂量(2 g) 宜单次口服大剂量(2 g)
|
念珠菌
|
制霉菌素或咪康唑 克霉唑 伊曲康唑或氟康唑 |
局部 局部 全身 |
宜大剂量、短疗程 |
补血益母颗粒在临床应用中未见不良反应,是治疗气血两虚兼血瘀型产后腹痛的一种...[详细]
目的观察补血益母颗粒治疗功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 本研究将来自临床的86例...[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