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为什么医院管不好一盏灯?

为什么医院管不好一盏灯?

2015-11-16 19:27 阅读:1766 来源:新医管 责任编辑:谢嘉
[导读] 能源管理始总是医院管理的重头戏,它一边连着患者的舒适度,一边又是医院支出耗费的大块头,如何平衡好,既有刚性的需要,也要顾及各方的感受,极大的考验着管理者的水平,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推进医院的能源管理了呢?答案是肯定有,我们不妨

    能源管理始总是医院管理的重头戏,它一边连着患者的舒适度,一边又是医院支出耗费的大块头,如何平衡好,既有刚性的需要,也要顾及各方的感受,极大的考验着管理者的水平,那么我们是不是就没有更好的办法来推进医院的能源管理了呢?答案是肯定有,我们不妨从关灯关空调,这样一个非常简单的能源管理案例入手来看,到底如何才能潜移默化的提升管理的成效。
 


    案例很简单,就像每一家医院一样,要么是集中的大办公室办公,要么是分散在办公楼的各个办公室,但是无论如何,总是会出现各种各样的彻夜不熄灯,不关空调的情况,每月底的电费那是蹭蹭的涨,这种管理不到位,比跑冒滴漏还令人扼腕的情况,终于引起了各级管理层的重视,医院高层特别要求各相关单位要强化管理,彻底解决这一问题,而且随着冬天的到来,能源的耗散将会更加暴涨。

    为此,各相关单位想了许多办法,首先是各种宣导,比如在开关的地方粘贴“人走灯关”“人走空调关”等等,并且请各部门通过行政晨会等方式推动全体员工周知,不过效果就如一阵风一样,一周会就又故态复萌,甚至变本加厉;靠自觉没办法,就请人帮忙吧,管理单位就请行政总值班,警卫巡查等下班后的医院巡视人员协助,在他们的工作范围内特别增加关灯、关空调等要求,并进行专门培训,效果看起来更好了一些,不过随着时间推移,效果也难以维持;再后来,医院干脆***严厉的处罚措施,抓到“现行不关灯、不管空调的责任人”罚款50元等办法,可是由于责任厘清的困难,常常是板子打完了,不服气也来了……看起来,所有这些期望通过强化一些制度约束来实现管理目的做法,都会在制度实施之后开始实施的时候起到一定作用,但时间一长,由于惰性使然往往不了了之,老问题还会继续发生。而随着效果的递减,制度要求上反倒是会持续加大力度……结果是,要求加码,条线复杂,效果不彰,意见很大。

    其实类似的问题不但发生在医院,也发生在其他行业,最为相似的就是酒店,但是大家都有住酒店的经验,酒店是怎么管理客人用电的呢?酒店会因为客人用电来强制要求客人关灯关电视关空调么?答案是否定的,问题的关键是不能因为用电的小事毁了酒店经营的大事,但是,也不能任由客房中客人离去后电视电灯空调无原则的开着呀,那怎么办?现在酒店的做法大家都知道,就是把酒店房间钥匙和取电的功能合二为一,这样客人离开的时候,在取下钥匙的时候,也就顺带切断了客房的电源,这样就达到了两全其美的目的,既不会惹客人不高兴,也实现了酒店控制能源支出的目的,这种做法的关键是实现了两种目的有效关联和联动,从而实现了一种机制控制的效果,而且这种做法一旦成型,就会进一步演化成为无关使用者的智力、性格、偏好、文明程度的设施型做法,就是笨蛋也一样能够按照机制背后的规则实现既定的目标。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了管理的目的,又简单,又方便,效果又好。

    那么这样的方法可以用在医院的电能管理么?有一个医院的员工想出了一个类似的办法,那就是在将关灯关空调这一动作和最后离开办公室的关门动作关联起来,将灯、空调等能源控制开关放在门口的位置,在门楣上方悬挂一个卡通提示图片,这样当锁门的时候,卡通图片就会掉下来,上面书写对“关灯关空调”的提示语,帮助最后离开办公室的人来完成关灯关空调的动作,这个小动作的安排,也是一个机制设计的方式,可以算是一个初级层次的纠错机制,提醒人们,特别是锁门的人要完成可能遗漏的必备动作,这也可以算是另类“强迫症”么?

    从这些案例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无法验证的制度要求是很难得到贯彻和落实的,即使贯彻和落实了,也会随着时间推移,由于边际效应递减逐步衰退,被败德行为和逆选择消磨掉仅有的成效,因此,制度要求应该力求增加可以相互验证和约束的环节,形成可以联动的机制设计过程,增加制度措施的可验证性,无论是通过动作环节的融合还是动作衔接的强化,以及针对动作关联责任人的责任强化,都是将责任机制和验证机制落实到管理的关节中去,从而在不增加管理复杂性的前提下,实现管理效果的提升,这一做法几十各种管理的关键,也是医院管理,特别是能源管理中要掌握的。

    那么,怎么来获得这种兼具责任性和验证性的制度措施呢,那就要通过机制设计的方式来推出合理的机制,我们把机制设定为一种牵一发而相联动的结构化方法,从而使其能够对管理对象产生远大于制度的影响和约束效果。根据影响和验证的强弱,可以将机制分为硬机制(强责任强验证机制)、强机制(强验证弱责任机制)、弱机制(强责任弱验证机制)和软机制(弱责任弱验证)四种。顾名思义,硬机制产生硬约束,强机制产生强约束,弱机制产生弱约束,软机制的约束能力最差。在具体管理实践中,各种机制并不是完全等同于比例分配,而更多地介于这四者之间分布。下面用一个例子进行说明。

    在医院里,手术常常用到各种器械和材料,手术后遗留器械和材料在患者体内是非常大的疏忽和事故(责任清晰,证据确凿),因此在医院品质管理中,如何防止手术人员在手术完成时遗漏手术器械和耗材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工作,为了做到这一点,在不同的约束条件下有不同的做法,一般常用的有如下几种:首先是在对手术器械和耗材进行编号,并且定位管理,这样在术后缝合前,可以一目了然的发现缺损和遗漏的器械和耗材,这主要依赖于术者们的主观责任感。其次是在编号和定位管理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提示报警的机制,在手术包盘上,进行报警装置设定,设定缝合前一键确认自动检测,如有遗漏,则会报警,提示术者们进行复核,从而避免器械和耗材遗漏,这相当于在责任制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了验证性约束。第三,在手术规范中进一步标准化,将手术涉及到的器械和耗材在使用的过程中就尽可能的顺序化,通过手术器械管理的自动化来将手术器械管理从术后监督前移到术中甚至于术前规划阶段,通过机械自动化的方式来按照程序设定提供手术器械的递、用、收回,在每一个环节都完成确认验证工作,确保遗漏问题不会发生,同时也能够极大的降低术者的手术压力和强度。这一机制将上述责任和验证机制进一步分化到具体操作过程,效力更佳增强。

    虽然以上三种机制的约束强度各有不同,但是都能不同程度减少手术发生器械遗漏的机会。试想,如果有人试图以诸如“每遗漏一个器械罚款一千块”这样的方法来解决问题,你认为有其可行性么?

    总结以上案例,我们发现,借助于制度措施来落实管理效果,不能离开责任制和可验证机制,否则既有的管理措施都会沦为马后炮的,这样的管理不仅效果不佳,而且失败成本和管理成本奇高。而善用责任和可验证机制的管理通常都是引入了管理对象的积极性,强化了管理内容的可靠性,从而实现事前、事中和事后的一致性,防患于未然,不仅效果好,而且简单、高效和人性化。

    这样的管理,不单单是在医院的能源管理、品质管理上发挥作用,在诸如人事管理、绩效管理、设备管理、流程管理等医院管理各个方面,都十分重要,只要我们能够转变观念,走出制度迷信和制度依赖的误区,大力在制度管理中引进责任机制和可验证机制的力量,就可以极大地提高医院管理效率,有利于提升医疗管理的成效和品质。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