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血液科医学进展 > 辨证辨病心得——贫血

辨证辨病心得——贫血

2011-12-16 15:58 阅读:1656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申琼鹤
[导读] 贫血属中医学的虚劳、萎黄、血劳等范畴。具体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障等。病因复杂多样,我见的最多为失血过多,营血亏少;或脾肾不足,生化乏源等。 本病的治疗以抓准病因病机为关键。这需要我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例如因崩漏引起的贫血,首要是

    贫血属中医学的“虚劳”、“萎黄”、“血劳”等范畴。具体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再障等。病因复杂多样,我见的最多为失血过多,营血亏少;或脾肾不足,生化乏源等。

    本病的治疗以抓准病因病机为关键。这需要我们辨证与辨病相结合。例如因崩漏引起的贫血,首要是止血;因慢性胃病引起的贫血,首要是治胃病等。由此可见,贫血绝非只是补血就可以的,换言之,补血仅为治标之法而已。

    有医者一见病人唇淡,眩晕等血虚证,便理所当然的用熟地、当归、阿胶、白芍等药。有时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这种情况多数为脾虚引起。脾为气血生化之源,脾虚则中焦无以受气取汁而化赤为血,故治当健脾。此时若枉进阴柔滋腻的补血之品,未等脾健血生,中州先壅,后天虚上加损,阴血从何而生?临床所见,这种类型的贫血多与慢性胃炎及消化不良等有关,有时也可能是肠道寄生虫病。通过辨证或辨病把疾病的主因找到,并给予解决即可愈之。若需要补血,当在脾气复原之后为之。

    经常遇到某些慢性病的后期有贫血体征,此乃脏腑受损,久则及肾,肾虚精亏,精不化血,故而血虚。补肾精温肾阳其实是治疗贫血的主要手段之一。我们都知道,血细胞源于骨髓。肾主骨生髓,补肾填精可以充盈骨髓,从而精血有源。用药时需要形成阴阳双补格局。阴得补,精髓方可充足;阳得补,髓生精化血功能方可振奋,骨髓造血机能自可得到改善,从而达到补血目的。我一般习惯用何首乌、熟地、淫羊藿、补骨脂等来补肾填精,阴阳并调。何首乌、熟地养阴血,静补重填精;淫羊藿、补骨脂温肾阳,动补促生机。用在一起则动静结合且互根互用,从而使阴生阳长,气旺血生。此治法不仅适合再障、化疗后贫血,对其他原因引起的贫血以及白细胞偏低一样奏效。若病情较重,可选龟板胶、鹿角胶以及阿胶等血肉有情之品。

    有时健脾补肾养血而血红蛋白仍不上升,可能与瘀血阻滞有关,适当加丹参、三七等活血药以祛旧生新有望扭转局面。

    分型

    气血两虚:面色淡白无华,乏力气短,眩晕心悸,口唇色淡,舌淡,脉细弱或芤。用药可选黄芪、当归、阿胶等。

    脾胃虚弱:面色萎黄,乏力腹胀,食少纳差,倦怠懒言,舌淡,脉细无力。用药可选人参、黄芪、白术等。

    肝肾阴虚:头晕目眩,口干咽燥,潮热盗汗,心悸失眠,腰腿酸软,舌红少苔,脉细数。用药可选熟地、何首乌、枸杞等。

    脾肾阳虚:面白无华,神疲乏力,肢冷畏寒,头晕腰酸,小便清长,大便稀溏,舌淡胖有齿痕,脉沉无力。用药选淫羊藿、补骨脂、肉桂等。

    调养

    1、适当运动,但避免过度劳累,包括用脑过度,保证充足睡眠。

    2、保持心情舒畅,避免精神紧张和不良情绪刺激。

    3、缺铁性贫血多吃猪肝、芹菜、菠菜等富含铁和叶酸的食品,另外还要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以促进铁的吸收。煮菜尽量用铁锅。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