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近些年生活条件已显著提高,但痢疾仍在散发,且有难治型出现。我于数年经验总结一方呈现大家,以求评点和指教!
中医辨证:湿热蕴结、邪滞肠腑。
治 法:清热、解毒、驱邪
方 药:金银花30 克焦山楂30克 白芍15克 木香10克 甘草10克
用 法:水煎服 日1剂。
随症加减:湿重加滑石20~30克;发热加葛根20~30克;日久加米壳2~10克(由于此药已为限制性药品,可用诃子代替,但不及米壳效果好);里急后重、泻下急迫加焦槟榔10克;便下脓血加地榆10~15克。
临床效果:中医将痢疾分为湿热痢、疫毒痢、休息痢(久痢)等,均可用此方加减治疗,且男女老幼皆适宜。临床应用数年,获得良好效果。
歌 诀:银花焦楂治菌痢,白芍干草木香齐;湿滑热葛久米壳,迫加焦榔血地榆。
病例:
黄某,男,38岁,农民。5天前突然出现发冷发热,水样便,数小时后出现反复脓血便、里急后重,经西医确诊为痢疾,给予抗生素输液等治疗4天,效果不明显。1日前来我处应诊。体温38℃,腹痛,里急后重,下痢赤白相杂,**灼热,小便短赤,质红苔黄腻,脉滑数。证系湿热积于肠中,气血被阻,以至传导失职,故腹痛、里急后重;湿热熏灼,损伤气血以致下痢;赤白相杂,**灼热,小便短赤均为湿热下注之象。质红苔黄腻,脉滑数亦为湿热之征。治宜清热解毒、利湿、调气血。
处方:
金银花30克 焦山楂30克 白芍15克 木香10克
甘 草10克 葛 根 30克 地榆10克 焦槟榔10克
用法:水煎服 日1剂。
效果:患者用药两剂后诸症全除。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