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卒中溶栓治疗没有必要在ICU

卒中溶栓治疗没有必要在ICU

2013-03-15 13:08 阅读:3504 来源:medlive.cn 作者:网* 责任编辑:网络
[导读] 2013国际卒中大会(ISC) 上报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急性缺血性卒中 患者通常入住神经科ICU接受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但实际上没有必要。相反,这些患者可在准备充分的卒中病房安全接受静脉注射tPA治疗,临床结局很好,并可大大节省费

 2013国际卒中大会(ISC) 上报告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虽然急性缺血性卒中 患者通常入住神经科ICU接受静脉注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tPA)治疗,但实际上没有必要。相反,这些患者可在准备充分的卒中病房安全接受静脉注射tPA治疗,临床结局很好,并可大大节省费用。

研究者来自阿拉巴马大学伯明翰综合卒中中心的Kisha C. Coleman护士报告了迄今最大规模的卒中患者非ICU静脉注射tPA治疗的研究结果。这项研究连续入组了2009~2011年由急诊转入9个床位的中等水平卒中病房接受静脉注射tPA治疗的302例患者。同期,另外31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因血液动力学或呼吸不稳定由急诊转入ICU接受治疗。
卒中病房人员安排灵活,护士接受了全面的培训,能够开展静脉注射tPA治疗、输注尼卡地平以控制血压、双气道正压通气治疗、无创或直接中心动脉导管和心脏监护。
患者入住卒中病房时的美国**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中位评分为9分,出院时改良Rakin(mRS)量表中位评分为3分,10%的患者接受尼卡地平输注治疗。
结果显示,卒中病房治疗患者总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为3.3%,全身出血率为2.9%。入住卒中病房接受治疗的患者逐年增加,由2009年的86例增至2010年的107例和2011年的109例。同时,症状性颅内出血率由第1年的4.7%下降至后2年的2.8%。Coleman认为,上述结果归功于护理效率的逐年提高。
研究中,没有患者需要由卒中病房转至ICU接受继续治疗,也没有出现tPA相关死亡病例。中位住院时间由2009年的9.8天减少至2010年的6.4天和2011年的5.2天。
入住ICU和卒中病房患者住院时NIHSS评分、症状性颅内出血和全身性出血率以及平均住院时间均相似。
但ICU患者每天费用比卒中病房患者高出约1,200美元,即使校正护士的额外培训费用后,预计3年内患者避免入住ICU可节省362,400美元费用。研究者强调,这是一个保守的数据,真正节省的费用很可能被大幅度低估。
研究者认为,仅仅因为tPA治疗监测而入住ICU实际上是对系统资源的过度使用,并没有获得额外安全性受益。患者在卒中病房接受静脉注射tPA治疗,除大量节省费用外,另一好处是可接受连续性治疗。
编译自:Stroke thrombolysis can be done safely outside ICU.ecardiologynews.03/04/13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