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狂犬疫苗不良反应的观察及护理

2012-05-15 16:55 阅读:5982 来源:爱爱医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挽救暴露于狂犬病病毒者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注射高质量的狂犬疫苗并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作为抗原接种,使人体产生免疫抗体而对狂犬病毒发挥自动免疫作用

    狂犬病是一种病死率极高的人畜共患传染病,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挽救暴露于狂犬病病毒者唯一有效的手段就是注射高质量的狂犬疫苗并联合使用抗狂犬病血清或狂犬病免疫球蛋白。狂犬疫苗作为抗原接种,使人体产生免疫抗体而对狂犬病毒发挥自动免疫作用。因此,疫苗注射是否有效,对病人是否得狂犬病起到决定性作用。现将注射狂犬疫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27例病人的护理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58例病人均系我院动物咬伤门诊病人,男167例,女91例;年龄2岁~82岁;暴露程度均为二级。

    1.2 方法
    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推荐的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理指南,即0(注射当天)、3d、7d、14d、28d各接种一个剂量(20μg)。全程免疫后第17天(注射开始后第45天)抽血测定体内血清狂犬病中和抗体滴度(狂犬抗体)。

    1.3 副反应观察
    258例注射狂犬疫苗病人中有27例(男16例,女11例)自感不适,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46%。症状表现各异,例如全身发热、头痛、眩晕、皮肤瘙痒、荨麻疹;局部红肿、疼痛、硬结、瘙痒或局部水肿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局部疼痛22例,局部红肿8例,局部瘙痒11例,局部硬结4例,局部水肿1例,发热8例,头痛1例,腹股沟淋巴结肿大1例,全身瘙痒2例,休克2例。

    2 护理措施

    2.1 接种前详细询问过敏史
    对有过敏史者,在接种前口服抗组胺类药物。加强与病人沟通,做到无痛注射,消除病人紧张情绪,注射狂犬疫苗时注意观察病人的反应,缓慢注射,注射后观察30min。本组病人中,有2例在第1次注射时出现晕针休克,经积极抢救后恢复。不良反应轻者一般不需要治疗,2d或3d后可自行消失,医护人员要耐心进行解释分析,消除其思想顾虑,以保证顺利完成疗程。

    2.2 注射部位选择
    注射部位应选择在三角肌,儿童选择大腿前外侧肌内注射,7号针头为宜。曾有报道,用5.5号和7号针头接种疫苗各50例并随访,结果发现使用5.5号针头者发生局部红肿率达10%,而使用7号针头者发生率仅1.2%[1]。

    2.3 注射部位护理
    保持注射部位清洁、干燥,不在同一部位反复注射。对注射部位红肿者,早期局部热敷每日2次,或者用50%硫酸镁湿敷能有效地治疗局部红肿硬结。本组有1例5岁小孩,注射第2针后大腿外侧局部出现8cm×6cm大小的红肿硬结,压之剧痛,予50%硫酸镁纱布湿敷,2h更换1次,持续敷2d后痊愈。

    2.4 饮食护理
    注射狂犬疫苗半年内勿进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及发物,如烟酒、槟榔、浓茶、牛肉、海鲜等。

    3 结果

    27例有不良反应的病人通过及时有效的护理,均顺利完成疗程。对258例病例采集全程免疫后的血清测定中和抗体水平,253例产生了免疫效果,狂犬抗体阳性,5例抗体阴性病人经注射加强针后产生了抗体。27例不良反应病人抗体全部阳性,不良反应的发生,并没有影响疫苗的免疫效果。

    4 讨论

    狂犬病至今无特殊治疗方法和特殊药物,唯一有效的是暴露后注射高质量的狂犬疫苗并联合特异性抗狂犬病血清或免疫球蛋白以预防狂犬病的发生。以前由于狂犬疫苗用量较少,关于接种该疫苗的异常反应也少见有报道。随着养犬的人增多,被犬伤的病人与日俱增,对狂犬疫苗的不良反应也应引起足够的重视。疫苗通常的保存温度为2℃~8℃,气温过高,药物的冷链系统受到破坏,可能使疫苗不但失去应有的免疫原性,而且会形成有害物质而发生不良反应。变态反应的致敏源可能是疫苗本身所含蛋白所致,也可能是疫苗纯化过程中的某些残留物所致。需要注意的时发生不良反应时,尽量不要停针,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的同时,继续注射完狂犬疫苗,使体内产生抗体,防止狂犬病的发生。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