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医视角 > 儿科医生的新年出诊:儿子病了无暇照顾

儿科医生的新年出诊:儿子病了无暇照顾

2016-02-15 09:43 阅读:1748 来源:羊城晚报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2月8日是大年初一,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省妇幼)越秀院区儿科主任彭淑梅一大早就回到医院查房。除了询问每位住院小患者病情外,她还带领科里的同事,为小患者们送上气球、棒棒糖等新年的礼物。 彭淑梅在省妇幼干了21年的儿科医生,几乎每年春节都留守

    2月8日是大年初一,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以下简称“省妇幼”)越秀院区儿科主任彭淑梅一大早就回到医院查房。除了询问每位住院小患者病情外,她还带领科里的同事,为小患者们送上气球、棒棒糖等新年的礼物。

    彭淑梅在省妇幼干了21年的儿科医生,几乎每年春节都留守值班。行医26年,她没有出过一单医疗差错;这些年诊治的患儿超过15万人次,参与抢救危重患儿1万人次以上。

    新春期间,记者跟随彭淑梅出诊,体会了一位儿科医生的苦与乐。

    给患儿看病得先要哄

    2月4日,离除夕还有3天。早晨7点50分,与往常一样,彭淑梅提早10分钟来到病房,开始每日的例行查房。“彭阿姨,早上好!”“彭主任,早晨!”听到小患者及家属热情地与她打招呼,彭淑梅都会笑着一一回应:“早上好,今天感觉怎么样?”

    9时许,彭淑梅来到诊室,门口已有患儿在等候。10来平方米的诊室,赶紧、整洁。一张办公桌,一张床,室内唯一的装饰品就是贴在墙上的三张色彩缤纷的儿童画。彭淑梅介绍,这都是康复的小患者送给她的。

    看病过程中,大多数患儿都会哭闹。“要看病得先哄。”彭淑梅可有办法,她的口袋像个百宝箱,不断地掏出可爱的玩具娃娃,小朋友一看就忘记了哭闹。玩具送完了,连包装得花花绿绿的压舌板都能成为她手里的哄孩子的法宝。“你看,这是什么呀?”消除小朋友的恐惧后,彭淑梅就会掏出听诊器,把它贴在患儿的前胸、后背上“打电话”,再看看患儿的咽喉,诊断就能迅速而又顺利地完成。彭淑梅自豪地说:“我用的这套方法对百分之九十多的患儿有用。”

    把发烧的儿子留家里

    “咦,彭阿姨,你的墙上多了3幅画!”11点20分,6岁的小姑娘于洽闻走进了彭淑梅的诊室,她是这个诊室的熟客。一进门,她就嘟起了嘴:“彭阿姨,我不想**,好不好?”在得到了肯定的答复后,小姑娘乐得跳了起来。住在附近的于先生介绍,小洽闻就在这里出生,从出生到现在,每回生病都是找彭主任看,“彭主任医术高明,小洽闻每次生病都找她看,不出三天,肯定痊愈。而且她特别爱孩子,我女儿很喜欢她。”

    “叮叮叮……”4个多小时的门诊时间多次被电话打断。每次电话一响,彭淑梅不是忙着接,而是先跟患者讲完那句话,再扭头接电话:“喂,我现在在出门诊,没空。”只有来自儿子补习班老师的这通电话,彭淑梅就多说了两句:“老师你好,我儿子发烧,下午没办法来上课。对,我是医生,正在看门诊,没空带他去看病……”

    终于有空拿起手机,彭淑梅发现有一通儿子的未接***,时间是11点30分,那时正是她诊室人最多、家属最躁动的时候。彭淑梅连忙打了回去,听闻儿子好些了,她才松了口气,叮嘱儿子吃药、注意休息。“我真的对不起我的孩子和我的家庭……”提到儿子,脸上一直挂着笑容的彭淑梅突然抹起了眼泪,令记者感到有些手足无措。

    把时间用来给患者看病

    中午12点45分,彭淑梅结束了上午的门诊。从在诊室里的椅子上坐下、戴上两层口罩那一刻开始,她接诊了41个病人。这4个小时,她不停地说话,哄小病人,跟家属沟通。期间,她没有喝一杯水,没上一次洗手间。据说这已算是“清闲”的时刻,在春季高峰时,彭淑梅半天最多接诊过65位病人,门诊要开到中午一点半。彭淑梅庆幸说:“这不是在夏天,不然早就说不出话来了。其实,我不喝水就是担心上洗手间而耽误患者的时间。”

    彭淑梅家住小北,打车到医院只要十分钟,“这也是无奈之举。我365天24小时待命,只要手机一响,就必须马上赶回医院,如果住得太远,就没办法及时赶回医院了。”好几次,彭淑梅跟家里人约好一起去玩,但都因紧急手术***而作罢。这样的事多了,家人也习惯、理解了。想到这些医生家属,记者不禁想起了那句歌词:“爱上一个不回家的人。”2014年,彭淑梅被评为第二季度的“广东好人”.

    忙活了一上午,在病人不时的打断中,彭淑梅开始断断续续地吃饭。她饭量不大,只吃了一两米饭、一小碗汤和若干蔬菜。出门诊只是彭淑梅每天工作很小的一部分,下午等待她的将是上课、带学生、与患者家属谈话。

    心忧儿科医生的短缺

    “春节期间,广州街道上的人少了,但医院的人是不会少的,这里每天都像春运的火车站一样。”彭淑梅说。记者在医院门诊看到,即使临近春节,***就诊的患儿仍然络绎不绝。据彭淑梅介绍,省妇幼越秀院区儿科只有23个医生,其中不少还是退休后返聘的老医生。他们面对的是每日近千的门诊量,以及数十床的住院病人。“没办法,招不到人啊!”彭淑梅很是无奈,去年儿科想招4个人,结果一个都没招到,今年的情况似乎更不乐观,“听说今年全院要招25个儿科医生,但只有十几个人来应聘……”

    “我刚毕业那时,医生很受尊重,能念医学院的都是学霸。”彭淑梅回忆,1995年之前,医患关系非常好,病人也很尊敬医生,而现在医患关系日益紧张。“现在很多高三学生在填报志愿时,都不愿意学医,医学专业只好降分录取。你能想象将来是一群学习不好的人给我们的儿孙看病吗?”彭淑梅担忧,儿科效益不好,不少医学院都撤销了儿科系,来当儿科医生的很多都是“半路出家”.

    招不到人怎么办呢?在电梯里,记者跟彭淑梅谈起最近热议的“儿科医生不够,内科医生来凑”的话题。“内科和儿科是两门完全不同的学科,让内科医生跨专业执业,就好像让兽医来给人看病,这对病人不负责。”已退休又再次返聘的内科主任李莉群站在一旁,忍不住插嘴道。李莉群执业内科数十年,深知内科、儿科的病理、生理发展完全不同,隔行如隔山。“如果非要让内科医生改行去当儿科医生,至少需要规培三年,而且越年轻越好,以免养成了内科的思维定式。再说,内科也缺人啊。”

    “儿科待遇低,孩子病情发展变化快、难控制,病人家属期望值高等,都是造成儿科医生短缺的原因。”李莉群说,不少孩子家长以为只要将孩子送到医院就万事大吉,实际上很多病是治不好的,医生也没有办法。“希望社会对医院和医生能多点理解和爱护,毕竟‘爱护我们就是爱护祖国的花朵’。”彭淑梅说:“我们辛苦点无所谓,但以后怎么办呢?我们子孙的生存率、生存质量必须要得到保证。国家要赶紧***政策才好。”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