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社会的发展,个人的隐私权越来越受到保护和重视。为了进一步规范人口健康信息管理,近日,国家卫计委印发《人口健康信息管理办法(试行)》(简称《办法》),规定责任单位采集、利用、管理人口健康信息应当遵循医学伦理原则,保护个人隐私。对违反规定泄露个人健康信息的,情节严重的可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科技的发展,大数据和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正在代替传统的医学数据记录手段。针对目前电子病历覆盖范围逐渐扩大的趋势,卫计委表示,急需研究制定人口健康信息管理规范,保障人口健康信息安全,保护公民个人隐私。
为此,《办法》要求,全国各级各类医疗卫生计生服务机构应当做好人口健康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制度要求,加强建设人口健康信息相关系统安全保障体系,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和技术规范,保障人口健康信息安全。同时,人口健康信息的利用要实行分类管理,逐步实现互联共享,依法应当向社会公开的信息应当及时主动公开,但涉及保密信息和个人隐私的信息,不得对外提供。
《办法》要求责任单位建立痕迹管理制度,任何建立、修改和访问人口健康信息的用户,都应当通过严格的实名身份鉴别和授权控制,做到可管理、可控制、可追溯。对于责任单位发生变更的情况,《办法》要求责任单位应当将所管理的人口健康信息完整、安全地移交给主管部门或承接延续其职能的机构管理,不得造成人口健康信息的损毁、丢失。而对委托其他机构存储、运营和维护人口健康信息的,委托单位要承担人口健康信息的管理和安全责任,禁止超权限采集、开发和利用人口健康信息。
依据《办法》,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建立通报制度。对违反规定泄露个人健康信息造成不良后果的,其主管部门或责任单位应当对其予以通报批评、督导整改等处分,情节严重、违反国家法律法规的,依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追究其法律责任。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