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目前尚束手无策的难治性肿瘤,如三阴性乳腺癌,多聚酶抑制剂是否将带来突破? 4月份,赛诺菲安万特宣称将会以5亿美元收购加利福尼亚的一家生物技术 公司BiPar Sciences,通过此次收购,赛诺菲安万特将会获得BiPar公司的抗癌新药——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ARP)抑制剂
同源重组路径修复DNA损伤的能力在缺氧细胞中受损,多聚酶1(PARP1)的抑制作用特异性杀死该路径有缺陷的癌细胞——如通过合成致死效应杀死乳腺癌1号基因或乳腺癌2号基因的突变体。这两个因子促使科学家推测同源重组——有缺陷的缺氧细胞可能也对多聚酶抑制剂敏感。
同源重组路径修复DNA损伤的能力在缺氧细胞中受损,多聚酶1(PARP1)的抑制作用特异性杀死该路径有缺陷的癌细胞——如通过合成致死效应杀死乳腺癌1号基因或乳腺癌2号基因的突变体。这两个因子促使科学家推测同源重组——有缺陷的缺氧细胞可能也对多聚酶抑制剂敏感。
据关于分子靶向与癌症治疗的国际会议上报道的一项研究结果:新的多聚酶抑制剂BMN 673可以提高乳腺癌基因相关性乳腺癌和卵巢癌的治疗效果。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约恩逊癌症研究中心助理教授Zev Wainberg教授和他的同事对87名接受高效(IC50<5nm)的BMN 673(BioMarin)治疗的乳腺癌基因相关性肿瘤患者进行了评价。
其中包括18名乳腺癌基因突变相关性乳腺癌患者,28名乳腺癌基因突变相关性卵巢癌患者,14名尤文肉瘤患者,12名小细胞肺癌患者。患者的年龄的中位数是53岁,过去平均接受过3种化疗方案。每个患者接受最大剂量的BMN 673——每天1mg进行治疗。
研究原理:
乳腺癌基因肿瘤选择性的基本原理是基于以下前提:多聚酶抑制剂导致肿瘤的综合杀伤和乳腺癌基因 蛋白功能的丢失。在小细胞肺癌中,其基本原理基于临床前期的数据:在小细胞肺癌的模型中多聚酶的高表达以及小细胞肺癌体内模型的细胞系对多聚酶抑制剂非常 敏感。在尤文肉瘤中,肿瘤易位通常伴随着多聚酶表达的增加,人体模型中的细胞系也对多聚酶抑制剂敏感。
研究结果:
【卵巢癌】根据RECIST标准,26例乳腺癌基因突变相关性卵巢癌中的12例患者完全缓解或部分缓解。临床有效率(包括完全缓解、部分缓解或疾病稳定超过24周)为82%.这一研究队列中,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26.9周(95%CI, 15.9-27.4),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3.4周(95%CI, 28.1-40.4)。
【乳腺癌】根据RECIST标准,44%的乳腺癌基因突变相关性乳腺癌患者被确定为部分或完全缓解。临床有效率为72%.乳腺癌患者中位持续缓解时间为27.9周(95%CI, 19.9-40.3),中位无进展生存期为33.1周(95%CI, 13.1-40.4)。
【小细胞肺癌】小细胞肺癌的患者经过12周的治疗后肿瘤能够减小,20%的患者对治疗有效,研究者们已经开始在更大的队列中(20名小细胞肺癌患者)对BMN 673进行评估。
【尤文肉瘤】尤文肉瘤的患者都未缓解。
Wainberg说,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一般是很好的。最常见的不良反应是轻中度的骨髓抑制,伴有疲劳、恶心和脱发,见于25%至30%的患者。3级不良事件包括血小板减少(17.5%),贫血(15%)和中性粒细胞减少(6.3%)。
基于这些研究结果,研究者们已经开始进行3期临床试验,以评估BMN 673联合化疗治疗转移性乳腺癌的疗效。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