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因持续高血压使脑内小血管硬化,形成动脉瘤,当血压骤然升高时,导致脑实质动脉、毛细血管或静脉破裂,血液直接破坏神经组织或血肿压迫邻近结构,血肿周围的脑组织发生继发的血管源性水肿,产生颅内压增高,脑干受压移位,它是脑外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造成病人死亡的最高因素之一,而脑出血出现肺部感染并发症又是影响病人预后的重要因素。
1.临床资料
我科自2006年元月—2009年12月底共收治脑出血病例248例,其中男性156例,女性92例,年龄最大的84岁,最小的26岁,肺部感染138例,占收治人数的55%,死亡70例占肺部感染的51%,其中2006年元月—2007年12月底收治脑出血病例112例,肺部感染70人,占收治人数的62%,死亡39人,占肺部56%,2008年元月至2009年12月底共收治脑出血病例136例,肺部感染68例,占收治人数的50%,死亡31人,占肺部感染的45%。
2.结果
结果见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肺部感染与死亡发生率2006年元月—2007年12月底为35%,2008年元月至2009年12月底为23%,后两年比前两年下降12%。
脑出血肺部感染的对照表
3.脑出血发生肺部感染的原因
3.1 呼吸道梗阻:脑出血病人常有意识障碍,咳嗽反射和吞咽反射均降低,呼吸道分泌物不能主动排出,分泌物及呕吐物的误吸,影响呼吸道通畅,昏迷病人的下颌松弛,舌根后坠,可造成严重的呼吸道梗。
3.2 脑出血病人由于咳嗽和吞咽反射减弱,支气管粘膜一纤毛清除能力下降,使气道分泌物不易排出,另外多数病人建立人工气道,这些均使局部免疫力防御下降;意识障碍者常发生误吸,以上原因极易造成呼吸道感染,多为医院获得性感染,一旦出现肺部感染,病原菌具有多样性,耐药性的特点,感染很难控制,影响呼吸,最终发展为呼吸衰竭,另外环境中的空气污染也是造成肺部感染因素之一。
4.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
4.1 免疫防御功能障碍
脑出血造成机体免疫力下降,呼吸道粘膜清除能力下降,咳嗽反射减弱,肺泡巨噬细胞介导的吞噬作用受到影响,因呼吸中枢的抑制而使潮气量减低,分泌物潴留,这些均可抑制呼吸道局部免疫功能,降低了机体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导致肺部感染容易发生。
4.2 致病微生物,侵入下呼吸道
脑出血可造成呼吸道上皮细胞表面纤维连接结合蛋白的减少,使上呼吸道的致病菌或其他病原体得以粘附繁殖,为肺部感染的发生提供了先决条件,昏迷、休克、气道分泌物增多,人工气道及雾化吸入,机械通气病人均可使病原体侵入下呼吸道。
4.3 滥用抗生素
大量使用广谱抗生素,造成菌群失调和二重感染。
5.肺部感染的预防和护理
5.1 未作气管切开病人的预防护理措施
5.1.1 对于脑出血病人的体位除头部抬高15—30度外,病人一般要取侧卧位,以利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防止呕吐物误吸而引起吸入性肺炎或窒息。
5.1.2 应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吸出清除口腔及呼吸道分泌物、血液、凝血块等,脑出血特别是昏迷病人咳嗽,咯痰能力下降,过度通气吸氧加之脱水治疗,均使气道分泌物不易咳出,因此气道要加强雾化吸入,以稀释痰液,吸痰动物要轻柔,吸痰前加大吸氧浓度,吸痰持续时间为<15秒,若1次未吸净,让患者休息3—5分钟后再吸,吸痰一定要彻底,还要注意吸痰管的消毒以防外源性感染。
5.1.3 昏迷病人要保持口腔及全身的清洁,定时翻身拍背,以防痰液淤积,引起肺部感染。
5.1.4 保持环境的清洁及空气新鲜。室内定时通风,使空气流通,严格控制陪住人员的出入,保持地面清洁,减少尘埃,室内空气每日用灭菌灯照射1—2次,最大限度控制空气中细菌污染。
5.1.5 增强机体免疫力,给予支持疗法,饮食给予高蛋白、高热量、高营养、易消化的饮食,激素在水肿好转后尽早停止使用。
5.1.6 合理使用抗生素,病原菌检测肺部感染多为条件致病菌及真菌引起,与抗生素应用引起的菌群失调有关,发生肺部感染,应尽早留取标本做病原菌检测及药敏试验选择敏感抗生素,指导抗生素合理应用。
5.2 气管切开病人的预防护理措施
对于气管切开病人应做到以上各点外还须加强以下各点的护理措施:
5.2.1 气管切开的病人安置在同一房间,专人负责,物品专用,注意无菌操作,对重症感染病人应单独护理,医护人员操作完毕后,注意洗手和泡手以减少院内交叉感染,病室内每日紫外线消毒2次,每日用0.5%84消毒液擦洗床头柜、墙壁、床1次。
5.2.2 要密切观察患者呼吸道的变化,发现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套管及呼吸道内有无梗阻,有无套管滑脱及压迫气管,注意创缘及套管内有无出血,如发现出血应警惕窒息,必须立即报告医生。
5.2.3 病室内保持一定的温度和湿度,温度应18—20℃,湿度应60—70%,气管切开套管应覆盖双层用生理盐水浸湿的纱布,以保持吸入空气有一定湿度。
5.2.4 痰液过于粘稠不易咳出时,给予气管滴液加以稀释或给予雾化吸入(气管滴液的配制方法,生理盐水100mla糜蛋白酶20mg,地塞米松10mg,混合配制),在每次吸痰前还可以用此滴液1—3ml作气管冲洗,滴入片刻后立即吸痰,避免误吸,经常改变体位,翻身并结合拍背,促进小支气管分泌物排出,减轻肺下垂部位分泌物潴留,以预防肺部感染。
5.2.5 使用机械通气时,气管外套管之气囊充气适当,每3—4小时放气1次,以防止气管粘膜受压、水肿、坏死,放气时先吸尽呼吸道痰液,以防止痰液进入呼吸道,造成呼吸道梗阻或窒息。
5.2.6 在整个气管切开护理操作环节中,护理人员均需要有高度的无菌观念和责任感,严格掌握无菌操作,预防和控制肺部感染。
6.护理体会
脑出血病人肺部感染的发生不仅延长了病人的住院时间,而且增加治疗费用,增加原发病的治疗难度,对病人、家庭、社会造成很大的负面影响,因此,采取有效措施控制肺部感染的发生非常重要,针对脑出血肺部感染发生的特点,应采取治疗原发病有效的消毒隔离措施,落实基础护理,注意病原菌监测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等综合措施来控制肺部感染。
阐述了病案分析的重要意义、思路和方法。各论分为四章,包括口腔内科学、口腔颌...[详细]
管治疗术是治疗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有效手段,其技术理论、操作规范、材料器械、...[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