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病历讨论 > 锂相关性肾囊肿一例

锂相关性肾囊肿一例

2012-03-14 12:41 阅读:2285 来源:The Lancet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病例简介 2008年12月,一名55岁的女性患者因严重血尿和排尿困难就诊。患者自述在此次就诊前曾排出尿结石,并被诊为尿路感染,接受环丙沙星治疗1周。就诊前患者因右腹部疼痛行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肾囊肿,当时其血肌酐为71 mol/L,血碳酸氢盐为20 mmol/L,阴离

    病例简介

    2008年12月,一名55岁的女性患者因严重血尿和排尿困难就诊。患者自述在此次就诊前曾排出尿“结石”,并被诊为尿路感染,接受环丙沙星治疗1周。就诊前患者因右腹部疼痛行超声检查,提示双侧肾囊肿,当时其血肌酐为71 μmol/L,血碳酸氢盐为20 mmol/L,阴离子间隙在正常范围内。患者既往有肾结石和双相情感障碍症病史,并已接受锂剂治疗约20年。患者的父亲在36岁时因“肾功能衰竭”行肾移植手术,但已无法找到其病史资料; 其他家族成员无肾脏疾病病史。

    结合患者的家族史和超声检查结果,诊断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停止锂剂治疗。入院后,予行MRI检查(附图)提示存在双侧微小肾囊肿,双侧肾脏大小正常,左肾长10.2 cm,右肾11.0 cm.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通常是由位于16号染色体上的PKD1基因和位于4号染色体上的PKD2基因发生突变所致。在大约60%的多囊肾病患者中存在这些基因的截断突变1,但在本例患者中未发现。一些其他特征也提示我们考虑其他诊断:如单纯性囊肿、髓质海绵肾(又名肾髓质囊性病)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的影像学主要特征为肾脏体积增大并存在多个大小不等的囊肿1,而患者的肾脏在影像学上不符合上述典型的表现,其大小正常,并存在多个微囊肿。
 

 
腹部MRI冠状面T2像[肾脏大小正常,多个小囊肿(箭头)分布于整个肾实质

    另外,该患者无高血压,这在55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性多囊肾病患者中很少见。长期应用锂剂的病史成为解释该患者肾囊肿的重要线索。使用锂剂患者的肾脏组织学检查表现为慢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病,特征为远端和集合管区肾小管萎缩和间质纤维化,同时可见散在于其中的微囊肿。MRI是诊断锂相关性肾微囊肿最敏感的方法2。突出特征表现为肾脏体积缩小或在正常范围,伴有多个大小在1~2 mm的微小囊肿,囊肿很少超过3 mm.根据MRI检查结果,该患者被诊断为锂相关性肾微囊肿。2010年5月最近1次随访时,该患者情况良好,血肌酐为123 μmol/L,并且在停止锂剂治疗后未出现任何精神症状。

    由于锂相关性肾病具有特征性MRI表现,且无需含钆造影剂,故而MRI在确诊慢性锂中毒方面非常有用。长期应用锂剂是锂相关性肾病的最重要危险因素,因此一旦怀疑该病应即刻替换含锂药物。然而,停用含锂药物并不一定能阻止肾损害的进展3。锂剂治疗导致肾囊肿的机制未明,在啮齿类动物中也发现存在同样的现象4。在实验室中,锂通常被用于增强经典Wnt/β-连环蛋白信号途径。在小鼠,该通路的持久激活与多囊肾病的发生相关5。锂通过抑制糖原合酶激酶-3β,阻止β-连环蛋白的降解从而导致经典Wnt靶基因转录增加。尽管经典Wnt信号通路是正常肾脏发育所必需的,但其持久的激活会导致肾囊肿的发生。至于在人类,锂是否通过该信号通路引发肾囊肿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