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月23日,美国心脏协会/美国卒中协会(AHA/ASA)发布了《关于缺血性卒中结局风险调整的科学声明》,旨在比较医院表现进而对缺血性卒中结局进行风险调整。该声明供医疗专业人士参考使用。全文在线发表于《Stroke》杂志。
卒中是美国的第4大死亡原因,也是导致长期严重残疾的首要原因。卒中结局评估对医疗政策的制定或调整有重要意义。这一共识声明的主要目标为:
(1)在确定医院提供卒中医疗服务质量评估模型时,进行数据回顾;
(2)在评估医院缺血性卒中医疗质量水平时,采用多种结局模型对获益、局限和潜在的非预期后果进行讨论;
(3)在缺血性卒中结局风险调整模型中,对特殊临床和管理变量(包括患者偏好)的作用的相关证据进行总结概括;
(4)提供变量的推荐建议的最简列表,包括缺血性卒中结局风险调整(医院治疗质量水平比较);
(5)为进一步研究提供建议。
声明文件对卒中后医院医疗水平结局评估提供了统计回顾,并对30天时缺血性卒中结局评价的文献进行了系统综述,包括功能结局、死亡率及再入院。卒中后结局主要涉及在个体患者水平(而不是医院水平)进行的研究。
在现有信息的基础上,所有医院水平风险调整模型应包括以下因素:年龄、性别、卒中严重程度及类型、合并症及血管危险因素。由于卒中严重程度是个体患者的最重要的预测因素,似乎也是医院水平(30天死亡率)的重要预测因子,包括风险调整模型的卒中严重程度测量(推荐30天结局测量)。除了出院30天死亡率之外,30天再入院和患者功能状态也是重要的结局。风险调整模型中的卒中严重程度和其他变量应该在不同医院之间进行标准化,以保证他们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相同。迫切需要在多个领域的研究以更好的找出评估卒中治疗结局的方法和指标。
正在开展的评估不同医院间卒中医疗质量的风险调整结局比较中,尚有许多重要的方法学挑战。利益相关者意识到这些挑战并有一个能够提高质量评估和改进的协定方法十分重要。
点击下载相关资源:2014 AHAASA 关于缺血性卒中结局风险调整
让我们首先从抗血小板疗法来进行讨论。毫无疑问的是,阿司匹林对于卒中的二级预...[详细]
研究者正在尝试使用一种有力的影像学检查工具,对难以寻觅的癫痫病灶进行定位。...[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