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辅助检查:
(1)B超检查:肠套叠横断面呈“同心圆”或靶环影像,纵断面呈“套筒”影,此为确诊的重要依据。
(2)空气灌肠:由肛门注入气体,在X线透视下可见杯口阴影,能看见套叠头的块影。
(3)钡剂灌肠:只用于慢性肠套叠疑难病例。
步骤四:病程分期
(1)急性肠套叠:多见于健康肥胖婴儿。
突然发作阵发性哭闹不安,面色苍白,在静止10min至数十分钟又反复发作。
早期一般情况好,无全身中毒症状。晚期有脱水、高热、昏迷及休克等症状。
(2)慢性肠套叠:
①病期延长至2周至数月,多见于伴有肠管器质性病变的大龄儿童;
②主要表现为腹部肿块,阵发性腹痛,偶有呕吐、便血,可无梗阻现象。
【治疗程序】
非手术治疗:
空气灌肠适应症:肠套叠在48h内;全身情况良好;腹部不胀着。灌肠前应肌内注射解痉剂山莨菪碱。凡肠套叠>48h;全身情况差;腹部异常膨胀;X线透视见小肠严重积气,并有较多液平面者禁用空气灌肠。对3-4个月婴儿应慎用空气灌肠,谨防肠穿孔。试用空气灌肠时,如逐步加压而肠套叠阴影仍不移动则应放弃。
钡灌肠复位:已很少使用。
手术治疗适应症:①肠套叠超过48h或全身情况不良,中毒症状明显;②病情严重疑有肠坏死者;③小肠型肠套叠;④复发3次以上或疑有器质性病变;⑤空气灌肠不能复位且有复套者。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凡健康婴儿突然发生阵发性哭闹、腹痛、呕吐,应高度警惕肠套叠发生的可能,应注意有无腹部包块、便血,并及时行B超检查。
2.肛门指检对肠套叠诊断有特殊意义。
3.本病需与细菌性痢疾、蛔虫性肠梗阻和过敏性紫癜鉴别。
4.经空气灌肠复位后,部分患儿肠套叠可复发,又出现阵发性哭闹、呕吐、便血。
随着前列腺癌发病率的逐年上升,精准诊断与分层治疗成为改善患者预后的关键。多...[详细]
综合治疗的必要性带状疱疹神经痛的治疗需要多模式、多学科的综合治疗策略。结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