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头条 > 抗震救灾 你我同在

抗震救灾 你我同在

2014-08-13 15:44 阅读:787 来源:医学论坛网 责任编辑:李思杰
[导读] 题记:生命之光:光的温暖,源于黑暗的希望,光的美丽,源于多彩的变化,光的珍贵,源于生命的延续,对生命的尊重,在灾区每时每刻都得到印证,这里只有相互的交付,你信我,我保守医者的信念,你信我,我必尽力托起生命的希望,在灾情面前展现人间大爱!为

    题记:生命之光:光的温暖,源于黑暗的希望,光的美丽,源于多彩的变化,光的珍贵,源于生命的延续,对生命的尊重,在灾区每时每刻都得到印证,这里只有相互的交付,你信我,我保守医者的信念,你信我,我必尽力托起生命的希望,在灾情面前展现人间大爱!为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骄傲、喝彩!

    ——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抗震救灾医疗队 邹弘驹。

    启动应急预案 组派医疗队开展救治工作

    “8.03”鲁甸地震发生后,按照省卫生厅统一部署,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立即启动抗震救灾应急预案,迅速组建抗震救灾医疗队奔赴灾区。第一批共派出神经外科、胸科、骨科、普外科、麻醉科、手术室、ICU、放射科等22名队员,于晚上20:30分从医院紧急赶赴灾区。配备了野战手术车、越野车等5辆车辆;发电机、床旁X光机各1台;手术器械16箱/套、常用手术麻醉及抢救药品11箱/件、手术必备物资10余箱,以确保灾区急救手术、危急重伤员抢救及转移等工作。同时,制定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鲁甸地震伤员救治工作预案,集中物资,预留30张重症病床,做好伤员转运救治准备。

    截止8月10日18:00,先后派出共四批33名医疗队队员,收治受灾严重的包谷垴乡、老店镇、新店乡等地群众,共173名伤员,开展颅脑、骨科、胸科、腹部等手术22台次,以及清创缝合、骨折复位、石膏固定、特殊治疗等治疗70余(例)次。

    就目前而言,省一院应急医疗救治有以下特点:首先是第一时间到达灾区的先遣医疗队专家组成和配合越来越高效。第二,对伤员的救治机制愈加完善。第三,医疗设备进一步升级。此次他带领的医疗队携带先进的野战手术车、移动X光机,能在手术车上***完成手术。第四,通过前方医疗搜救队伍和后方诊治医院无缝对接,开通绿色通道,重伤员救治和转诊更加有效。

    巧家告急 转战龙头山西侧重灾区

    8月3日下午4:30 鲁甸6.5级地震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在第一时间组派以王天朝院长为队长的鲁甸抗震救灾医疗队,随云南省卫生厅张笑春厅长一道,直奔鲁甸重灾区,医疗队在省卫生厅厅长张笑春带领下,行至会泽县时接到“8.3云南鲁甸地震现场医疗救治指挥中心”通知:巧家县受灾严重,伤者不少,请厅长带省一院医疗队改道行往巧家县。因昭通—巧家交通受阻道路塌方,医疗队重返功山,转经东川到巧家,8月4日早上6点15分赶到巧家县医院。

    与死神赛跑 连续奋战40余小时

    8月4日早上6:15 对医务人员来说,灾情就是命令,队员们不顾星夜兼程的劳顿,马上投入救治工作。并于早上9:00点完成了县人民医院和巧家仁安医院收治的30名危重伤员的伤情评估及专家会诊,并确定治疗方案;同时,一是调整病房,设置地震伤员病区,按照伤情轻重分级开放病房,即便于管理,又加强感控防患于未然;二是要求专家做到一对一,即一个专家负责一个重伤员的无缝衔接,确保危重伤员的救治工作,尽最大可能让每一位伤员得到高效高质的医疗救护。

    这期间,医疗队专家奔赴灾区、查看伤情、会诊评估、清创缝合……,全然不顾疲劳,与死神赛跑。

    8月4日上午9:00左右,一名年仅12岁的男孩送来,医疗队专家组长赵建华主任等专家会诊后发现,重度开放性颅脑外伤、露骨缺损、颅腔外露、脑破裂伤、脑内出血、多发肋骨骨折、创伤性失肺,当即决定充分利用医疗队带来的器械和药品实施手术,到下午13:00,手术成功,及时挽救了男孩的生命,目前,生命体征平稳。接着,赵建华主任与医疗队队员分工协作,一边对危重伤员实施手术,一方面马不停蹄的对县人民医院和仁安医院其余58名伤员逐一检查伤情,会诊评估,确定治疗方案。

    22点20分 还没来得及吃上一口饭,又一名74岁老年伤员送入巧家县医院。经急诊CT检查发现伤员大量颅内血肿,已昏迷30多个小时,必须立即实施开颅手术,否则伤员随时有可能因为发生脑疝死亡。神经外科主任、医疗队专家组组长赵建华得知情况后,立即组织会诊,术前讨论、制定手术方案。麻醉科主任李艳华、副主任医师李江、彭蕾护士长、李佳副护士长以及神经外科医生陶维华等队员迅速投入术前准备中,全麻、插管、清点器械、输液、消毒、实施手术,紧张而有序,一切只为了争分夺秒,与死神赛跑。

    经过5个多小时的奋战,左侧颞顶枕巨大硬膜外血肿清除术顺利完成,伤员于8月5日早上9点苏醒,手术取得圆满成功。术中发现伤员颅内出血已达120毫升,情况极其危重,随时有可能被死神夺去生命;由于及时的手术,伤员从死亡线上抢救回来。这时,赵建华主任和李艳华主任等医疗队队员们已经连续工作了40余小时,接下来的三天,为了抢救生命,与死神赛跑,大家仅仅睡了3个小时。正是专家们全身心的投入与不懈努力,为我们伤员救治工作赢得了宝贵时间。

    伤员众多 “熊猫血”罕见

    在这些伤员中,有1名30多岁的伤员,因房屋坍塌砸到,导致肢体挤压伤、股骨粉碎性骨折、大腿肿胀明显,合并大量内出血。急需马上手术,要确保伤员生命安全,术中还需输血。但是,化验结果显示该伤员的血型为极其罕见的RH阴性B型血,俗称“熊猫血”.RH阴性血型在中国人中的比例是千分之三,B型血大概是百分之三十,这意味着大概一万个中国人里面只有九个。获得RH阴性B型血,是确保手术成功和伤员生命安全至关重要的条件。怎样获得血源?在交通受阻的情况下,又如何确保血液及时安全地送到?医务人员心急如焚,一筹莫展。如果不及时手术,伤员又将面临致残、截肢甚至危及生命。

    一方面,省一院现场向指导医疗救治工作的省卫计委张笑春主任作了汇报,张笑春主任当即要求省、市中心血站尽快协调解决;另一方面,医疗队通过微博、微信等多种方式,向社会寻求支援;同时,医疗队组织制定手术方案,调配术中所需手术器材做好术前准备。

    灾区“熊猫血”伤员能否及时得到手术治疗,牵动着社会各界的心,特别是国家应急广播、新华社中国网事等新闻媒体的关注,在12个小时的时间内,1100毫升RH阴性B型血就从昆明很快送到了巧家县医院。8月5日一早,骨科孟增东主任医师主刀,手术台上、台下人员通力合作,仅用了1个半小时,就为该伤员实施了股骨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断裂肌肉修复术。目前,该伤员术后状态良好,在医生指导下,伤肢已能进行康复性活动。

    5日下午,省卫生厅厅长张笑春和省一院抗震救灾医疗队队长王天朝一行看望伤员时,伤员年迈的父亲激动地连声说“感谢你们把我们救下来,感谢你们为我儿子做了手术,感谢党!感谢**!”.

    手术成功,不仅是伤员个人的幸福,也是伤员一个家庭的幸福,参与救治的医务人员都感到无比欣慰,也深切感受到社会各界对灾区关爱和支持!

    组织有效 成立巧家县医疗救治指挥部

    医疗队专家开展各种相关急诊手术的同时,在省卫生厅厅长张笑春部署下,成立了由医疗队、市卫生局、县医院共同组成的“8.3鲁甸地震巧家县医疗救治现场指挥部”,设置专家组、信息组、对外联络组、后勤保障组,临时党支部,确保救灾工作全力有序推进。一是实行一对一管理伤员,每天各学科专家与当地医务人员共同早查房,查看伤情及时调整治疗方案;通过带教查房,提高当地医务人员的医疗救治能力;二是每天下午5:00召开巧家县抗震救灾医疗救治指挥部工作例会,制定极危重伤、危重伤、重伤、轻伤四级标准,各方汇报巧家县伤员收治情况、评估伤情、按需施治,三是调配病床、优化转诊流程、根据伤情制定转院方案,包括巧家县医院、巧家仁安医院与县中医院和兴远医院,以及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之间的转运;四是每天统一汇总,确保信息报送无误。

    及时评估 首批重症伤员转送到昆明

    8月4日晚21:50 首批“8.03鲁甸地震” 重症伤员送达昆明并迅速送入我院ICU病房。两名伤员均转自巧家仁安医院,一名72岁,一名69岁,医疗队诊断为血气胸,一名危重,一名急危重。由于当地医院条件有限,医疗救治指挥部启动联动机制专门派救护车送往昆明全力救治患者。截止8月10日,四批转送省一院5名急危重症伤员,两批转送东川区人民医院三名伤员,让伤员得到有效救治。同时,21名伤情较轻的伤员转往巧家县中医院和巧家兴远医院,确保县人民医院和仁安医院对危重伤员的收治能力。

    创造条件 多个学科实施灾区首例手术

    8月5日下午2:00 一名8岁女童收入巧家县仁安医院,CT检查提示右额骨凹陷粉碎骨折、右额硬膜外血肿。此时,距女童受伤已有17小时,急需实施开颅手术。但当地医院缺乏相应手术器材,为了避免颅内出血增加,降低感染癫痫的发生几率,得到更好的愈后,省一院医疗队紧急从昆明调派专用手术器材。 下午4:30,经过1个多小时的手术,顺利完成了右额骨开放性凹陷粉碎骨折整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术后,患儿清醒,病情平稳,昨天得到医疗队从巧家报来的消息,小女孩已经正常进食,并下床康复性活动。

    医疗队已在巧家县医院和巧家仁安医院,先后实施颅骨凹陷粉碎骨折整复、硬膜外血肿清除术、腰椎骨折复位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等当地医院从未开展过的手术,在大型灾难环境下,尤其当地医院条件又十分简陋情况下,完成手术难度较大的开颅手术,争分夺秒抢救伤员生命,同时带动当地医院新业务新技术的开展,填补了巧家县多项手术空白,也培训了当地的医务人员。

    无缝对接 重伤员救治更加有效

    8月5日,虽然交通受阻,但张笑春厅长仍然率省卫生防疫队徒步冒雨进入苞谷垴乡,看望伤员、慰问医护人员,同时,现场检查医疗救治情况。在张厅长的指导下,巧家医疗救援总体做到有序、有力、有效。一是要求组织好重伤员转运工作,在家属自愿和专家评估可行的基础上将部分重伤员转送昆明、东川等地接受治疗,合理调配医疗资源,随时满足一线转送出来的伤员救治。二是全面加强重症护理工作, 省级医疗队专家集中精力诊治极危重伤员。调派第二批重症护理人员队伍,做好重症伤员术后护理工作。三是全面做好信息报送。加强信息收集整理和汇总上报,确保总指挥部及时准确掌握情况。这些天来,张笑春厅长在部署和指挥各卫生医疗单位做好医疗救治工作的同时,召开救治工作例会、参与伤情分析、制定转诊方案,到县、乡医院和卫生院、临时医疗救助点,慰问伤员、指导转诊救治工作。

    情寄灾区 三个月宝宝牵动爱心无限

    8月3日下午,巧家县包谷垴乡新坪村的刘太强和妻子,带着两个孩子摘完花椒刚返回家进屋,就看见房屋瓦块和泥巴不断往下掉,刘太强大叫一声“往外跑!”,并抱着女儿跑出大门,一转头,自家的老房子已经变成一片废墟。刘太强拼命用手不断地刨,刨出来时,妻子已经没有呼吸,但她的左胳膊仍然抱着儿子,右手肘撑着地,用上半身护着儿子挡住了泥土和瓦砾,儿子得以生还却永远地失去了妈妈。

    受灾现场是惨烈了,也深深打动着省一院医疗队每一位医务人员的心。住院后,共青团巧家县委安排了志愿者帮忙照顾这名没了妈的婴儿;但小宝宝不会吃奶粉,有时饿起来便大声啼哭。在儿科病房陪护自己小孩的10多位年轻妈妈得知宝宝的情况后,自**流当起“临时妈妈”,每天按时给他母乳喂养。

    这是省一院医疗队收治年龄最小的伤员;虽然经仔细检查只是头皮裂伤,但宝宝时刻牵动着每位医疗队队员的心,“宝宝今天吃了吗?吃了多少?**哭不哭?”,每天队员们都要这样问,只要能有一点空闲时间,队员们都要抱一抱宝宝,逗一逗宝宝开心。

    8月7日上午,队员们又自发为宝宝送去了奶粉、奶瓶、尿不湿等生活用品,同时,医疗队经过商议,向社会求助,向媒体求助,希望大家能帮到这个可怜的宝宝。

    妈妈我想你了

    ——医疗队队员的一篇手记

    2014年8月3日,下午4点,昭通市鲁甸县,一场突如其来的地震,席卷了这片土地。震魔肆虐,无情的吞噬着房屋,建筑,山河大地,还有在这片土地上一个个鲜活的生命。

    天灾面前,人类总是显得那么的渺小无助。看着电视新闻里对震区的报道,不断上升的伤亡人数,不断扩大的受灾面积,缺医少药的灾区医疗条件,我心如刀绞。看着白衣同行们一个个奔赴灾区,我真巴不得立刻加入他们的队伍。总得做点什么吧?我在想。去年,同样是昭通,同样是地震,我也曾奔赴灾区,抗震救灾,医疗支援,这次,我真的希望再次尽我的绵薄之力!

    8月5日夜里9点,我忽然接到护士长打来的电话:“灾区重伤病人很多,有几个非常危重,其中有一个气管插管,当地县医院对带管重病人的护理经验不足,所以护理部决定让你去灾区参与救治工作,明天一早出发!”没有丝毫的犹豫,我开始麻利的收拾起行装,老公有点担忧,但还是坚定的对我说:“放心去,好好工作,家里有我!”我不觉有一丝歉意,女儿刚放暑假,本应该多陪陪她,公婆身体又不好,老公工作也忙,可是想起灾区那些伤员,我只是平静的继续收拾行装……

    8月6日一早,带着头天夜病区夜查房还没有恢复的疲惫,便奔赴灾区,经过四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到达了受灾较为严重的巧家县,简单的安顿后,直奔县医院,开始了我在灾区的工作。

    虽然是在县医院,情况比我想象的要糟糕,巧家县人民医院规模很小,却积聚了大量的人员:救灾的医疗队,志愿者……不停地有伤员送入,抢救室里躺满了重伤员,最重的一个伤员是颅脑外伤,刚做完开颅手术,带着气管插管,尚未恢复知觉……,对于一个偏于山区的县医院,忽然遭遇有史以来如此规模的突发事件,医护人员接诊许多从未见过的伤病情,并承受着从未有过的超强工作负荷,确实够呛。对于他们,还有什么好苛求的?他们能在短时间内,转运接诊收治重伤员,协助省里专家顺利开展各种手术,已经很不容易了,他们都是好样的!

    然而,身为一个ICU病房护理工作者,我深切的明白“三分治疗,七分护理”的道理,如果这些术后带管的重伤员得不到很好的护理,对于他们的预后和康复都很不利的甚至前功尽弃。重伤员的救护,应该本着“不但活得了,还要活得好”的原则,尽最大的努力减少伤员术后并发症,把后遗症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这不但需要高超的医术,更需要专业精心的护理。

    事不宜迟,我立刻加入到护理工作中去,细心指导当地医院的护士姐妹们,在一些关键的,有难度的护理环节,更是手把手示范,几天下来,帮助他们解决了很多问题,而我们护理的这位严重颅脑外伤的病人,也一天天的好了起来,终于在8月8日这一天恢复知觉,顺利拔管。

    我总在想,如果通过这次医疗支援,不但能帮助他们更好的救治伤员,还能让他们的重症病人整体护理水平上一个台阶,不是更好吗?于是我在刚到灾区的头几天,主动提出利用夜间给县医院的护理队伍授课、培训。

    一切都是值得的,看着灾区伤员一天天的好起来,看着受灾的老乡再次露出笑容,看着他们对未来乐观积极的态度,我忽然觉得,我身上这一袭白衣,在焕发着美丽而圣洁的光辉。

    今天晚上,我和老公发微信,女儿抢着在微信里对我说:“妈妈,那边受伤的小孩子好些了吗?你要医好他们呀。我想你了,你什么时候回来?”我忽然鼻子一酸。乖女儿,等着妈妈,妈妈爱你!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