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研究员张云课题组在最新研究中,揭示了血清和尿液三叶因子3作为肾损伤和肾病病理进程标志物的可能性,并表明临床研发以三叶因子作为疾病诊断标志物时必须结合肾功能变化的必要性。
据张云介绍,脊椎动物三叶因子广泛表达和分布在上皮系统中,与上皮黏膜保护、损伤修复和肿瘤密切相关。自三叶因子发现30多年来,相关领域科学家致力于揭示其生理病理功能和分子作用机制。特别是近年来国内外科研人员希望以血清三叶因子作为临床肿瘤发生和肿瘤转移的新型诊断标志物。
“为此,前期他们以两栖动物皮肤高活性的三叶因子为分子探针,首先揭示了三叶因子与蛋白酶激活受体的关系,并阐明抑素蛋白调节蛋白酶激活受体的新机制。”张云说。
此后,该课题组博士***义等与云南省第一人民医院主任罗惠民合作,开展了以大样本为基础的血清三叶因子含量与临床疾病相关性的研究,结果表明人血清三叶因子3(TFF3)在肾损伤患者中急剧升高,并与病人肾功能衰减的恶性程度呈正相关。
科研人员发现,肾病患者的TFF3的血清和尿液含量远超过恶性肿瘤发生转移或复发的患者,肾小管中TFF3的高表达提示其在损伤修复中的作用。
糖尿病患者易形成心血管疾病及非心血管疾病并发症。在不同的研究中,急性肾损伤...[详细]
Eculizumab可用于治疗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PNH),通用名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