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90年**始,对新生儿黄疸的基因治疗研究已起步,日本学者在深入研究HO同工酶氨基酸序列中的活性部位后,试用定点诱变方法,将具有催化活性的某一氨基酸残基替代,使HO同工酶失去底物血红素的催化活性,仅具有结合活性,从而减少胆红素的产生量以预防新生儿黄疸。国内对此尚属起步阶段。
目前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上取得了诸多进展,但仍有分歧和争议,有待进一步研究出具有临床价值和社会效益的治疗方案。
参考文献:
1.胡建功,王晓红.新生儿黄疸的治疗及新进展.中国乡村医生杂志.1998,(5):19-20.
2.赵菁,霍薏钦.新生儿黄疸治疗新进展.九江医学.2007,22(1):61-64.
3.王小荣.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体会.中国实用医药.2008,3(9):102-103.
长期以来,人类得以生存往往会面临高水平的基因突变,而这也是人类进化过程中所...[详细]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是早产儿常见的呼吸系统并发症之一。布**是一具有高效局部抗...[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