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病历讨论 > 罕见**绒毛状腺瘤一例

罕见**绒毛状腺瘤一例

2012-03-12 11:20 阅读:2874 来源:中国妇产网 责任编辑:潘乐乐
[导读] 1.病例摘要 患者,女,23岁,未婚,有性生活史3个月,孕0产0,主因白带异常一年入院。该患近一年出现白带量多,色黄,粘稠,偶尔黄色水样白带,月经无改变,无**痛及接触性**出血,未治疗,2010/04/07***就诊,发现大量异常**赘生物收住院。既往体健,

    1.病例摘要

    患者,女,23岁,未婚,有性生活史3个月,孕0产0,主因白带异常一年入院。该患近一年出现白带量多,色黄,粘稠,偶尔黄色水样白带,月经无改变,无性交痛及接触性阴道出血,未治疗,2010/04/07来院就诊,发现大量异常阴道赘生物收住院。既往体健,否认肿瘤家族史。查体:已婚外阴,阴道上2/3被肿物占居,约10*7厘米大,形态不规则,色红,无接触性出血,无触痛,质地中等,表面被覆大量黄和棕色粘液栓,宫颈无法暴露,亦无法触清,子宫附件触不清,无压痛。入院后予取组织活检,病理提示纤维组织增生伴有宫颈粘液腺体部分组织呈乳头状,考虑阴道绒毛状腺瘤,后病人及家属要求转上级医院救治出院

    2.讨论

    2.1 概念及病因

    正常的阴道壁内,一般不含有腺体。阴道腺病又称阴道腺瘤病。是指阴道壁的表面或粘膜下结缔组织内出现苗勒系统的腺体组织或腺囊肿。以往认为是少见的疾病之一,并仅限于中老年妇女。近年来文献报道,发生在幼女及青春期也不少见。有人在成年妇女尸检中发现41%阴道内有小的腺形病灶,而临床并未发现。病因: 多数人认为,阴道壁内出现的腺上皮,是副中肾管上皮的残余。在胚胎18周以前,如受到母体服用乙蒂酚的影响,副中肾管的尾段上皮与泌尿生殖窦上皮的转变过程 受到干扰,而使部分腺上皮残留下来,以后到青春发育期,受到某些因素的影响,如雌激素、炎症或损伤性刺激等,以致残留的腺体增生而形成阴道腺病,甚至由此发生肿瘤。亦有不少患者无DES史,可能是由于胚胎发育的某种因素,在阴道粘膜下潜伏副中肾管上皮引起腺病的发生。临床表现:常无症状。如病变广泛,可有白带增多、血性分泌物、阴道灼热感、性交疼痛或接触性出血等。窥阴器检查,常见阴道穹隆或阴道上1/3段前壁有散在小结节,一般约0.5~5mm直径大小。阴道粘膜可见红色斑点或糜烂状,甚至形成溃疡,亦可为息肉样或形成粘膜嵴。宫颈有病变者,可由宫颈外口以外鳞状上皮部位见到鸡冠状突起,甚至有接触出血。

    2.2 鉴别诊断

    需与子宫内膜异位症和输卵管脱垂及转移性癌,子宫内膜和宫颈腺癌浸润相鉴别

    1. 子宫内膜异位症:肉眼呈结节状或息肉状,有时见囊性变和出血,似卵巢的巧克力囊肿。镜下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部分病例可继发出血及纤维化,而见不到典型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2. 输卵管脱垂: 正常卵管少有发生,一般在单纯子宫全切术后残留的输卵管坠入子宫直肠陷窝,形成肿物,若子宫摘除后,阴道愈合不佳,发生伤口裂开始,卵管科拖入阴道,或子宫高度后倾后屈时,因输卵管血循环障碍而致水肿发生脱垂,镜下显示典型输卵管组织结构

    3. 阴道转移性腺癌:大多来自子宫内膜癌已及宫颈癌的直接蔓延或阴道粘膜下的淋巴道转移,可通过病史及其他辅助检查鉴别

    4. 阴道葡萄状肉瘤:肉眼见一串或多串“葡萄”状肿物充满阴道甚至达阴道口外,好发于儿童及婴幼儿

    2.3 治疗

    一般无症状的或者组织学无不典型增生者可不治疗,随访即可,小病灶可局部切除,电灼,冷冻,激光等治疗,如有真菌或滴虫等感染可刺激潜伏的阴道腺病为临床腺病,应及时治疗,对病变广泛者合并不典型增生者可行部分阴道切除

    该病由于临床罕见,许多医生并不认识,因而很难肉眼识别,容易误诊为恶性肿瘤,本文通过复习文献,以加强学习,拓宽思路,增加临床经验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4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