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精神科医学进展 > 肠道菌群与自闭症

肠道菌群与自闭症

2013-12-12 14:19 阅读:1965 来源:生物360 作者:孙福庆 责任编辑:云霄飘逸
[导读] 在某些情况下,是境况不佳的肠道导致了疾病的产生,但是这样的推论一直以来都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持。日前,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表明:解决胃肠道问题的益生菌疗法可以减轻小鼠自闭症的症状,而且该疗法对人类同样有效。

   

    许多医生和父母反应自己身边的自闭症儿童通常都患有异常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例如慢性便秘或腹泻。因此一些研究人员推测,在某些情况下,是境况不佳的肠道导致了疾病的产生,但是这样的推论一直以来都缺乏科学数据的支持。日前,一项具有挑战性的研究表明:解决胃肠道问题的益生菌疗法可以减轻小鼠自闭症的症状,而且该疗法对人类同样有效。

    该研究的首席研究员、美国帕萨迪纳市加州理工学院微生物学家Sarkis Mazmanian表示,在已公布的研究中,自闭症患者的肠道疾病发病率差别很大——从0至80%以上不等,这就使得研究人员很难在两者之间建立起相关联系。不过,总体来说,这些证据似乎指向了一种联系。例如,去年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的一项对数千名存在发育障碍的儿童的研究显示,与有其他类型疾病的儿童相比,自闭症儿童出现频繁腹泻或者结肠炎的比例要高两倍。

    多年来,Mazmanian和同事一直在研究一种无毒菌株——脆弱拟杆菌对克罗恩氏病等疾病的影响,克罗恩氏病会导致肠道炎症,并使那些本应排出体外的有害物质通过细胞间的连接而渗漏。尽管研究人员不理解其中的机制,但这种细菌似乎能够恢复受损的肠道,可能有助于关闭细胞连接的缺口。

    Mazmanian说:“这种可以修复肠道的机制可用于检测肠道异常是否能导致自闭症。”为了探讨这个问题,Mazmanian和同事利用自闭症小鼠模型展开了研究工作。研究发现,脆弱拟杆菌可以阻止小鼠肠道有害物质的渗漏,并使其肠道内微生物族群更接近正常小鼠。同时,自闭症小鼠在接受脆弱拟杆菌治疗后,在两项行为测试中的表现都与正常小鼠类似。该团队将报告发表在12月5日的《细胞》上。

    纽约范斯坦医学研究所免疫学家Betty Diamond认为,新研究的一些成果非常令人激动。但是,她警告说,将脆弱拟杆菌等作为治疗手段用在人类身上还为时过早。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