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GFR突变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口服EGFR阻滞剂阿法替尼,延长无进展生存期的作用优于标准化疗,研究来自《临床肿瘤学杂志》上发表的一项研究。
在这项国际Ⅲ期临床研究(NCT00949650)中,与顺铂联合培美曲塞最佳联合化疗方案的患者进行对比,接受阿法替尼治疗患者的肺癌症状具有显著地统计学和临床意义,并且治疗反应率较高。
这项目前为止最大规模的阿法替尼前瞻性随机研究,是由Lecia V. Sequist教授及其同事进行,由亚洲、欧洲、北美、南美和澳大利亚133个医学中心2年内收治的340例患者组成,目的是对一线阿法替尼与顺铂+培美曲塞联合化疗进行比较。所有患者均为存在EGFR突变的初治晚期NSCLC患者。患者随机分为接受一日1次口服阿法替尼(229例)或者每月1次IV化疗(111例),直至癌症进展,并定期进行CT或MRI影像学检查,以追踪疾病进展情况。
调查员单独进行分析后发现,中位随访16个月后,阿法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主要终点)显著长于化疗组(11.1个月 vs 6.9个月)。对比研究者进行的分析,也发现阿法替尼组的无进展生存期显著长于化疗组(11.1个月 vs 6.7个月)。在大部分临床相关亚组中,不论年龄、性别、种族或者ECOG评分状态,无进展生存期的改善都是明显的。
***分析显示,阿法替尼组的治疗反应率显著高于化疗组(56% vs 23%),研究者的分析也得出相似结果(69% vs 44%)。此外,阿法替尼组疾病得到控制的患者比例高于化疗组(90% vs 81%)。阿法替尼组疾病控制的中位持续时间为13.6个月,而化疗组为8.1个月。
阿法替尼组患者报告的至咳嗽和呼吸困难出现明显恶化的时间显著长于化疗组,至疼痛出现明显恶化的时间也长于化疗组,但无显著性。
在数据分析时,研究人群中仅有28%的患者死亡,并且各组均未达到中位生存。因此,总生存的数据被视为初步数据。阿法替尼组的总生存期(16.6个月)与化疗组(14.8个月)相比无显著差异。
研究者表示,两种治疗的耐受性均较好,通过降低剂量和推迟给药均可控制不良反应。≥3级治疗相关不良反应见于阿法替尼组112例患者(49%)和化疗组53例患者(48%)。阿法替尼组和化疗组因不良反应中断治疗的患者比例分别为8%和12%。
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根据个体耐受性调整阿法替尼剂量可优化阿法替尼的暴露和维持有效血药浓度。
专家述评:结果在意料之中
宾夕法尼亚大学艾布拉姆森癌症中心的Corey J. Langer医生做了同期述评,具体文献:J.Clin.Oncol. 2013;31:3303-06。Langer医生表示,这是目前为止同类研究中规模最大的一项研究,并且首次入组美国人而非单纯亚洲人,但其结论一点不令人惊讶。其它8项临床研究也一致发现,反应率、生活质量和无进展生存获得兼具统计学显著性和临床意义的重大改善。
下一步应确定哪种EGFR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最好,以及如何预防或克服患者对这些药物产生耐药。归根结底,提高治愈率是我们的主要目的;应优先考虑在辅助治疗和局部晚期患者中对这些药物进行适当研究。
肺癌已成为我国恶性肿瘤发病率和死亡率之首,分别占比19.59%和24.87...[详细]
在我国,肺癌发病率位居恶性肿瘤首位,约为46.08/10万,占所有恶性肿瘤...[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