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级细菌”虽不是无药可治,但滥用抗生素催生多重耐药菌的事实需引起足够重视。10日,在由上海院士中心举办的主题沙龙上,专家分析了“超级细菌”的多种成因及相关新药研制的进展状况。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倪语星介绍说,“超级细菌”指的是多重耐药菌,即对三类或三类以上抗生素同时耐药,其特点是:有一定的致病性、耐药性强、传播性强。他分析了革兰阴性杆菌、革兰阳性杆菌、结核分枝杆菌等多种常见的多重耐药菌。“它们传播力强,危害比较大,如何预防多重耐药菌已经被WHO定为2011年世界卫生日的主题。”
“超级细菌”不是现在才有的,很早之前就已经发现,只是现在这类细菌的耐药性变得越来越强。”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抗生素研究所教授王明贵说,“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很复杂,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抗生素的滥用。”
如何应对“超级细菌”?专家们针对性地提出了几条建议:除了要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加强对超级细菌的监测和感染控制外,还应该加强抗菌药物研发。王明贵表示,20世纪八九十年代,多重耐药菌之所以影响并不大,是因为当时抗菌药的研发要快于细菌耐药性的增强,而此后近十年的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抗菌药研发相对迟缓,“例如现在我们知道,多粘菌素和替加环素可以治疗‘超级细菌’NDM-1,国内却没有这一药物生产。”
最新!医生的平均年薪由改革前2011年的5.65万增加到2023年的19....[详细]
连续工作满15年或累计工作满25年且仍在岗的乡镇卫生院专业技术人员,在满足...[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