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论坛推荐 > 室性早搏的治疗(2)

室性早搏的治疗(2)

2011-01-11 15:51 阅读:6909 来源:中国心电学网 作者:大*勒 责任编辑:大弥勒
[导读] 室性早搏(室早)好似变化莫测、玄妙无穷的万花筒。室早的治疗原则是不予以针对性治疗,更不能对无症状性室早进行长期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针对明确病因室早的治疗十分必要,对于频发、复杂、伴有明显症状的室早,中西药治疗都可选择。
 
  表1 Myerburg室早危险度分级法
 
  Schamaroth室早分类
 
  根据室早的QRS-ST-T形态,斯卡马洛斯(Schamaroth)提出了功能性室早与病理性室早的心电图鉴别要点(表2),其同样适用于动态心电图。功能性室早通常不伴器质性心脏病,也无明显临床症状,对预后无明显影响。而器质性室早常伴器质性心脏病,其预后决定于器质性心脏病的类型与程度。
 
  表2 Schamaroth室早分类法
 
  室早后心律震荡:预警猝死的新技术
 
  心律震荡(heart rate turbulence)是指一次室早后窦性心律有短期的快慢波动,即正常情况下,室早后的窦性心律应出现先快后慢的现象,该现象消失则为异常。主要检测指标为震荡起始(TO)及震荡斜率(TS)。TO正常是指室早后的RR间期有暂时先快的现象。TO≥0时为正常,代表室早后的窦性心律有加速现象。TS是指室早后的20个窦性心律中任意5个RR间期的最大斜率。TS正常时>2.5 ms/RR,提示室早后窦性心律存在后慢的情况。
 
  循证医学证据表明,对于缺血性心脏病患者,TO和TS是两个死亡高危的***预测指标,TO≥0,而TS≤2.5 ms/RR时为异常。一项研究(MPIP)显示,TO≥0者2年死亡率为11%,TO≥0者为20%,而在另一项研究(EMITA)中分别为11%和27%。在MPIP研究中,TS正常者(阴性)2年死亡率为9%,阳性者为27%,而在EMITA研究中则分别为9%和26%。由此可见,TO或TS阳性者的猝死危险增高,两者均异常的预测能力更强。总之,室早后没有特征性窦性心律震荡,是急性心梗和心衰患者猝死率升高的预测指标。
  • 1
  • 2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