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论坛|病例

搜索

首页 医学论坛 专业文章 医学进展 签约作者 病例中心 快问诊所 爱医培训 医学考试 在线题库 医学会议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业交流 > 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及病理改变(2)

接触性皮炎的预防及病理改变(2)

2010-12-11 09:12 阅读:4947 来源: 责任编辑:
[导读] 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接触性致敏两类,以接触性致敏更多见。原发性**指接触的物质本身具有强烈的**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如酸、碱等物质,有些物质刺......

  主要根据病史和皮损的表现。皮损通常局限于接触部位,有一定形态,界限清楚,去除接触物,经过适当处理后皮损很快消退。若结合上述情况并对可疑致敏物质作斑贴试验,如为阳性即可确定诊断和病因。 鉴别诊断

  并发症

  病因

  该病可分为原发性**和接触性致敏两类,以接触性致敏更多见。原发性**指接触的物质本身具有强烈的**性或毒性。任何人接触后均可发生皮炎,如酸、碱等物质,有些物质**性虽不强,但因经常接触可致慢性皮炎。接触性致敏常见,为典型的迟发IV型变态反应,头面部主要接触物可有染发剂、头油、眼镜架,化妆品等,身体其它部位接触物可有衣物中染料、消毒剂、衣料、洗涤剂、肥皂、金属、塑料制品、避孕用具等。另外年龄、性别、受损部位,皮肤的状况,季节等因素均可影响接触性皮炎的发生。

  **性接触性皮炎(Irritant Contact Dermatitis) 重要病理改变

  a 程度不等的表皮坏死,

  b 轻度海绵水肿,棘细胞广泛的气球样变,

  c 浅层血管丛周围中性粒细胞浸润,而无嗜酸性细胞。

  一般病理改变

  a 可有角化不良及角化过度,

  b 程度不等的表皮坏死,


分享到:
  版权声明:

  本站所注明来源为"爱爱医"的文章,版权归作者与本站共同所有,非经授权不得转载。

  本站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

  联系zlzs@120.net,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

意见反馈 关于我们 隐私保护 版权声明 友情链接 联系我们

Copyright 2002-2025 Iiyi.Com All Rights Reserved